•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3-19 21:44:30 股吧网页版
长鸿高科2024年扣非净利润大增844% 2025年深入探索TPES产品多领域应用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厉平

K图 605008_0

  3月19日晚,国内TPES(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领军企业长鸿高科(605008)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大幅增长157%和844%,其中营业收入36.34亿元创历史新高。

  对于2025年经营规划,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研发,积极把握下游机器人、汽车等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入探索TPES等产品在机器人皮肤外壳、内部线缆以及汽车轻量化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潜力。

  研发创新推动产品升级

  年报显示,2024年长鸿高科实现营业收入36.34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滑0.83%。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844%。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子公司长鸿生物PBAT黑色母粒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资料显示,长鸿高科一直专注于TPES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TPES领军企业。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大部分橡胶制品都是热塑性弹性体的潜在替代市场。长鸿高科表示,作为TPES产品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公司当前产能位于全国第三,在该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长鸿高科表示,近年来公司坚持在技术创新上持续投入,不断巩固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子公司长鸿生物作为国内首家以富芳烃油为原料生产PBAT黑色母粒的工厂,凭借其独特的工艺技术,能够将原料中的杂质去除,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显著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外,该项目装置产生的尾气可直接替代PBAT/PBT生产装置所需的天然气,自产蒸汽则可直接替代外采蒸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聚焦客户需求,在PBT产品的应用与开发上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实现产品质量升级和产品系列多样化、高端化突破。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公司将PBT产品从原来同时生产两个牌号产品升级为可同时生产四个牌号产品,实现PBT产品牌号全系列覆盖。此外,公司通过自主开发利用现有装置生产纺丝级高粘产品,下半年成功开发出高粘度PBT产品,可与PET混合纺丝生产T400、T800等高端面料,生产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进一步拓展高端客户群体。

  数据来看,2024年,长鸿高科产品销售情况良好,存货同比下降53.68%,达近三年最优水平。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3.49亿元,同比增长49.67%,近三年得到持续改善,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长鸿高科表示,通过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目前已在TPES领域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其中SEBS加氢技术更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批具备SEPS研发能力并具备产业化能力的企业。

  2025年深入探索TPES产品多领域应用

  资料显示,SEBS、SEPS是TPES的高端品种,被誉为“橡胶黄金”。目前国内SEPS的需求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国内尚未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只有长鸿高科和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等极少数公司研发成功。目前公司2万吨/年SEPS装置已投用,公司业务规模将不断扩大,研发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行业地位将逐步提高。

  长鸿高科表示,目前已形成TPES热塑性弹性体和PBAT可降解领域的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格局,并着力构建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体化全覆盖的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发展质量。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25万吨/年溶液丁苯橡胶扩能改造项目二期”募投项目、TPE黑色母粒技改项目的建设。近期公告显示,公司拟投资建设5万吨/年高端纤维弹性体新材料及配套10万吨/年PBAT黑色母粒装置新项目,有利于进一步拓宽盈利来源,提高协同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业务的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打通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体化全覆盖的产业布局,公司于2023年投资建设了碳酸钙母粒项目,项目分二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随着项目逐步落地及业务拓展,公司碳酸钙产品销售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全力推进“丙烯酸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可降解产业实力,协同PBAT以及碳酸钙产业项目,凸显更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

  对于2025年经营规划,长鸿高科在年报中表示将推进各基地公司项目建设,并加大技术研发,深入探索TPES等产品在机器人皮肤外壳、内部线缆以及汽车轻量化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潜力。这是公司首次在年报中提及探索相关产品在机器人皮肤外壳的应用潜力。

  此前在上交所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长鸿高科表示,就性能上来看,TPES产品可用于仿真机器人的外壳皮肤、内部线缆等,但公司仅生产、销售相关原料,下游客户需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改性加工后再供终端客户使用,无法确定在终端是否有机器人生产的相关应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