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文婧见习记者王楠
8月12日,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和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5亿元,同比增长12.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140.82%。
公告显示,永和股份业绩增长有两大驱动因素:一方面,制冷剂板块受益于配额政策调控,供需结构持续优化,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含氟高分子材料现有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稳步提升,子公司邵武永和金塘新材料有限公司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开资料显示,永和股份深耕氟化工领域,现已构建起“萤石矿-氢氟酸-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完整产业链。其中,以制冷剂为主的氟碳化学品和含氟高分子材料为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二者合计贡献了超过八成的营业收入。
自2024年以来,我国对三代制冷剂全面实施配额管理,制冷剂行业产能结构进入供给侧管理新阶段。
基于这一行业背景,永和股份对自身的氟碳化学品业务进行了针对性布局。今年上半年,凭借5.82万吨的HFCs配额优势,公司协同产业链资源,持续完善动态产销联动机制,最终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氟碳化学品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13.10亿元,同比增长26.02%;产品平均毛利率为32.43%,较去年同期增加12.15个百分点。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配额管理能够推动主流产品价格上行和行业产能结构持续优化,这对永和股份等大企业而言,是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利润的好机遇。凭借在规模和技术上的优势,相关企业可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不同于氟碳化学品的行业利好,永和股份另一大主业“含氟高分子材料”则面临着市场供需失衡、价格竞争严峻的市场挑战。为对冲产品价格下行等行业压力,公司通过推进规模化释放产能、精细化成本管控、提升产品生产工艺等方式进行应对,最终实现含氟高分子材料板块盈利能力的逆势增长。
根据财报数据,今年上半年,永和股份含氟高分子材料的产量为2.73万吨,同比增长3.72%。该业务的营业收入虽较去年同期略微收窄,但毛利额实现同比增长11.29%,达到1.58亿元,产品平均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73个百分点,达到19.75%。
詹军豪表示,“氟碳化学品业务因把握政策窗口期受益,含氟高分子材料业务通过加强成本管控等方式实现增长,永和股份针对不同业务制定差异化策略,这充分体现出其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与高效的战略制定执行力。”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表示,永和股份的双轮驱动战略还将进一步夯实企业的全产业链闭环,形成自我强化的飞轮。未来,企业无论是进行制冷剂升级还是研发国产替代产品,都能在同一产业链内切换赛道,企业护城河将越挖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