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汽车后市场龙头冠盛股份(605088.SH)在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通过技术合作与前沿研发双向发力,公司深入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不仅携手国产谐波减速器领先企业四川天链机器人,共同开发高精度机器人专用轴承,更积极布局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能源核心环节,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
机器人精密传动:轴承技术合作落地生根
冠盛股份与天链机器人的战略合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协议,冠盛将深度参与机器人轴承的设计、制造工艺与材料选型,并建立专用生产线,确保产能满足未来需求。同时,此次合作将利用冠盛股份及合作方自身市场资源优势,为未来新产品推广铺平道路。
天链机器人将向冠盛股份提供其核心的纳米耐磨强化技术,并提供关键的应用场景参数与测试平台。尤为关键的是,双方合作不仅限于机器人领域——天链的纳米技术将率先赋能冠盛股份的传统车用轴承零部件,进一步助推冠盛股份汽车零部件产品性能提升,形成“以新带旧、双向反哺”的协同效应。天链承诺优先采购冠盛股份机器人轴承产品,并共享市场资源联合推广,为合作成果的商业化注入强心剂。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公司交叉滚子轴承已向头部厂商送样并获反馈,未来一旦切入国内机器人头部厂商供应链,或将成为公司股价的强劲催化剂。
机器人能源革命:固态电池瞄准安全性痛点
冠盛股份是A股中固态电池量产较快的头部公司,今年4月27号公司量产线厂房结构封顶,预计年底前投产,目前设备已陆续进场调试,预计明年年中一期量产线达产。这一时间表与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程高度契合,有望为公司切入机器人及低空飞行器产业链奠定先机。
冠盛固态电池采用聚合物路线,在实现极高的安全性、耐用性和能量密度的同时,还兼顾成本优势,具有较高性价比。公司产品已通过针刺、锤击、热箱、过充过放等实验充分验证电池安全性,商业化进程正积极推进中,下游应用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无人机、工商业储能、户储、电动船舶、电动机车以及通讯基站储能等。
冠盛固态电池业务已在通讯基站储能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公司电池既解决了安全性问题,又解决了人工换电池成本问题,安装后十年也无需更换。得益于对行业痛点的完美解决,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5年6月我国通信基站总数约为1272万个,其中5G基站达443.9万个,市场空间广阔。随着量产线的建成投产,冠盛股份有望在2026年迅速释放业绩增量,成为A股固态电池板块较快兑现业绩的企业。
机器人轴承和固态电池领域双管齐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正将汽车零部件领域积累的设计、制造、材料及全球化优势,系统性地导入先进制造业这一新兴增长极。机器人轴承与固态电池的双轨布局,精准对标了机器人运动执行机构和能源系统两大核心环节,彰显公司致力于成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战略雄心。随着公司在机器人轴承和固态电池领域的深入布局,这家全球汽车后市场巨头的第二增长曲线已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