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30 19:23:51 股吧网页版
并购重组既要激活又需防控风险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熊锦秋

K图 605255_0

K图 688585_0

  近日,上交所对天普股份、上纬新材等波动幅度较大的股票进行了重点监控。笔者认为,这两只股票持续无理性暴涨,或许反映出对并购重组需要强化风险防控。

  据公告,上纬新材的收购人暨控股股东“智元恒岳”及其实控人核实,未来36个月内智元恒岳不存在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而天普股份的收购方中昊芯英也无资产注入计划。两家上市公司并无高科技资产注入的信息,股价却先涨为敬。一些高科技企业不急于运作IPO上市,却在A股市场买壳,这种资本运作逻辑也让人难以理解。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提出六条措施,包括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进一步提高监管包容度、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依法加强监管等,旨在激活并购市场活力。然而,在现实中,市场主体的操作模式却与“并购六条”的精神存在偏差。

  例如,“并购六条”提出支持科创板、创业板(下称“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等。但在现实中频频出现场外高科技公司并购高科技属性不强的“两创”上市公司的情况。此类并购由于没有新鲜资产注入,只能称为并购,难以称为资产重组。而且,未来是否会实施高科技资产注入等类似重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然而,高科技公司买壳可以借助“高科技”概念的光环撬动上市公司股价。即便最终不注入资产,有关主体也能通过股价波动赚取差价,形成财富再分配效应,而实体企业却很难获得实质支持。

  尤其此类运作模式,让投资者强化了“高科技收购故事比业绩更重要”的炒作逻辑,使价值投资沦为空谈,倒逼投资者从“研究基本面”转向“赌并购消息”。当资金纷纷涌入平淡无奇的上市公司、等待“丑小鸭变白天鹅”时,真正需要资本支持的场外优秀科技企业反而难以获得支持,从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要规范当前并购重组市场,关键是要原原本本落实好“并购六条”,在“激活活力”与“防控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堵住制度套利空间。

  首先,应强化收购信息披露的刚性约束。交易所应在收购方举牌之初,明确要求其披露资产注入计划、时间表及违约责任。对于短期“无重组计划”的收购主体,应问询其收购高科技企业的目的及合理性,并强制其披露相关信息。同时,应适当延长收购人持股的解禁期,避免其进行短期套利。对于收购人未来推进资产注入等借壳上市行为,应按照IPO同等标准严格审核。

  其次,监管既要体现包容,又要强化风险防控。“并购六条”提出要提高对估值、同业竞争等事项的包容度,该包容的地方当然应该包容,例如估值可随行就市,但包容绝不能让并购重组沦为投机的保护伞。并购重组历来是A股最具爆炸性的炒作题材,“并购六条”也提出要“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借并购重组消息在二级市场实施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的行为,当然应严厉打击,并全方位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于重要主体参与内幕交易的,还应强制终止重组。目前,上交所对天普股份、上纬新材两只股票进行重点监控,甚至对部分参与账户采取暂停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但仍难以阻挡股票脱离基本面持续上涨。只有上升到排查其中是否存在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度,才能遏制脱离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筹码炒作。

  第三,要压实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不能仅充当交易撮合方,还应评估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的效果、市场影响以及社会效应。对于忽悠式、炒作式的并购重组,中介机构应坚决抵制,拒绝提供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防止炒作式并购重组泛滥,引导并购重组回归价值本源。

  证券市场并购重组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产业整合与技术升级,而非成为资本炒作的题材。有关各方应切实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查漏补缺,使并购重组真正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战略协同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流价值追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