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9
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制度
2025 年 4 月 28 日
目录
1 总 则......3
2 基本要素...... 4
3 重点控制活动......5
4 附则......7
1 总 则
1.1 为加强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矩阵式”管理模式,构建“总部垂管”和“分部直管”相结合的业务管控模式,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为实现下列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2.1 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合规遵循,以及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1.2.2 避免或降低风险,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舞弊行为,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
1.2.3 规范公司会计及信息管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相关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
1.2.4 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1.2.5 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1.3 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以下原则:
1.3.1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1.3.2 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1.3.3 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1.3.4 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1.3.5 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1.4 公司内部控制职责:
1.4.1 公司董事会
对公司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实施及其检查监督负责,董事会及其全体成员应保证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根据公司经营管理实际及监管要求,董事会识别、评估公司主要面临的风险,责成公司经理层审慎评估、持续应对风险。
在经理层负责实施的内控日常监督的基础上,董事会通过组织实施年度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等专项监督,保障内控体系的有效,并定期维护。
1.4.2 监事会
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负责实施内控日常监督。
除董事会直接制定、审批的核心内部控制制度之外,董事会授权、督导经理层建立健全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控制,公司经理层负责监督公司各中心、部门持续梳理、完善内控。
1.4.4 公司各职能部门
具体负责制定、完善和实施本专业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总部各部门对分部相关部门、岗位予以业务指导、监督,深化各项业务管控、明晰职责,强化各项流程制度的执行和实施,着力实现公司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施,配合完成对公司各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控制情况的检查。
1.4.5 董事会
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部),行使并承担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和纠正错弊的建议等工作。
1.4.6 审计部行使审计管理监督职权,在公司章程赋予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内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负责对公司各部门、控股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管理人员的受托经营责任履行情况、重大决策以及日常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审计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监督整改。
2 基本要素
公司建立和实施内控制度时,应考虑以下五方面的基本要素:
2.1 内部控制环境:
指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运行及效果的各种综合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风险理念、经营风格、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建设等。
目标设定:公司管理层根据风险偏好设定公司战略目标,并在公司内层层分解和落实。
2.2 事项及风险识别:
公司管理层对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外事件进行识别,分清风险和机会。
2.2.1 风险评估:公司管理层对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内、外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考虑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