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光电(688011)今日(9月29日)股价大幅下挫,盘中一度逼近跌停,收盘下跌17.56%。
昨日(9月28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嵩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对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康为民先生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康为民先生被实施留置措施。
新光光电是一家将像方扫描成像制导技术、多光学波段合成技术等先进光电技术应用于光学制导类武器批产和研制的企业,专注于为武器系统研制提供光学制导、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激光对抗和光电专用测试等方向的高精尖组件、装置、系统和解决方案。同时,针对电力检测、森林防火、野生动物监测等民用领域进行了产品开发。
公司于2019年7月份上市,为科创板首批挂牌上市的25家企业之一,从所属区域看,公司当时成为黑龙江省首家、东北地区唯一一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也是目前黑龙江省仅有的两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之一。
连亏三年半,多年不分红
作为黑龙江省备受关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上市后业绩却节节下滑。
从公司历年业绩统计,上市前的2018年,是公司盈利能力的“高光时刻”,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亿元,实现公司可公开追溯的最高净利润,此后,业绩越来越差,2019年公司上市之后,营业收入从未突破过2亿元,净利润也持续减少,2022年—2024年的三年均出现亏损,且亏损额进一步扩大,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仅为2128万元,同比下降近六成,上半年亏损额为2079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878万元。
公司在半年报中解释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承接的系统级项目尚处于生产及装调阶段,已交付客户的产品涉及大系统的联调、测试,项目验收周期长,未达到验收条件,净利润及扣非后净利润亏损主要因营业收入同比减少,毛利水平不足以覆盖公司的各项费用。
业绩难看的同时,公司连续多年未能分红,统计显示,公司仅在2019年、2020年上市之初的两年小幅分红,其余年度均未有分红,在公司发布的“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中,也未有关于分红计划的表述。
事实上,对于公司经营业绩,上交所曾在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后,向公司发出过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对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9%,净利润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及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占全年的比重超60%提出疑问,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年末突击确认收入或放松信用政策刺激销售的情形。
筹码持续分散,二股东8月以来连续减持
从股东户数看,截至上半年末,公司最新股东户数为7237户,较一季度末增长28.82%,已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增加,筹码呈持续分散状态。
从前十大流通股东来看,康为民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截至上半年末持有公司4465.4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44.65%,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共持有582万股,占总股本的5.82%,基金会股份均通过赠与取得。
今年7月底,公司发布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计划公告,因业务需要,进一步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基金会计划于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其中,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00万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00万股。
统计显示,8月14日、8月21日基金会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减持82万股、18万股,已提前完成减持计划中集中竞价减持股份。截至8月21日该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已减少至4.82%。
上市六年多,募投项目进展缓慢
业绩连续下降的同时,公司上市六年多,首发募投项目建设也一再延期。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上交所监管问询函也对公司募投项目进展缓慢提出质疑。
上交所指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批产线升级改造及精密光机零件制造项目”计划投入2.50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47.72万元,投资进度0.59%;“睿光航天光电设备研发生产项目”计划投入2.30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13亿元,投资进度49.23%;“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入1.36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0.37亿元,投资进度27.08%。公司募投项目进展较慢且多次延期。请公司说明募投项目进展缓慢且多次延期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再次延期风险。
公司回复称,出于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谨慎考虑,若短期内公司在研项目能够进入批产阶段的数量不达预期、产能扩张需求不充分、公司研发人员引进不达预期及研发项目对固定资产质量和数量的新增需求无明显增长,募投项目存在进一步延期或变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