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份2025年三季报出炉。
10月15日晚间,市值超5000亿的国产CPU龙头海光信息(688041.SH)披露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90亿元,同比上涨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上涨28.56%。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及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业绩同比增长的原因,海光信息在三季报中表示,营收的增长主要系公司通过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所致。而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大幅提升,带动了公司今年以来利润端的增长。
尽管第三季度业绩创下新高,海光信息今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速放缓,增长9.26%,而第二季度环比增长37.49%。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导致海光信息第三季度净利环比增速放缓,或为公司当期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
10月16日,海光信息下跌3.34%,报233.01元/股,公司总市值达5416亿元。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海光信息股价涨幅达99.39%,今年以来涨幅超50%;海光信息股东人数也大幅上涨,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股东人数环比大涨59.34%至12.75万户。

图片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单季业绩创历史新高,多家机构减仓、股东人数激增
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设计企业,海光信息主要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目前,海光CPU已经应用到了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行业;海光DCU可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应用领域。
近年来,由于公司高端处理器产品的产业生态版图不断拓展等因素,海光信息的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公司营收由2021年的23.10亿元上涨至2024年的91.62亿元;归母净利润也由2021年的3.27亿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19.31亿元。
今年以来,海光信息业绩也呈环比增长态势。公司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加27.66%至30.64亿元;归母净利润环比增加37.49%至6.96亿元。第三季度,公司营收环比续增31.39%至40.26亿元;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9.26%至7.60亿元。海光信息第三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海光信息的股价也持续大涨,公司股票近一年已接近翻倍,今年涨幅也超过50%。
伴随着股价上涨,海光信息的股东人数出现激增。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人数已较二季度末的8万户上涨59.34%至12.75万户。
不过,海光信息多家机构股东大幅减持。据公司三季报前十大股东数据,公司第八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第九大股东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第十大股东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于第三季度分别减持2037.64万股、673.53万股、1942.56万股;减持股份分别占上述3家机构持股总数的27.86%、17.5%、38.49%。
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仍在进行中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尽管海光信息第三季度的业绩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是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速有所放缓,或是因为公司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投入增长较大。
今年前三季度,海光信息研发投入金额合计29.35亿元,同比上涨35.38%;第三季度单季研发投入金额12.24亿元,同比上涨53.83%。公司表示,围绕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等项目的研发进度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项目在海光信息半年报中也是研发投入金额最多的在研项目。截至今年6月底,前者累计投入金额高达36.16亿元,后者也已达13.16亿元。
根据海光信息10月15日公告,公司IPO募投项目“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研发”“新一代海光协处理器研发”“先进处理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均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决定将该部分募投项目予以结项。
国海证券9月15日研报表示,海光信息的CPU和DCU产品对应的增长潜力仍被低估。随着国产高端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公司在国产CPU和GPU双赛道均占据领军地位,将受益于AI算力产业加快发展。
此外,根据海光信息6月9日的换股吸收合并预案,公司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合并完成后,海光信息将承继及承接中科曙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海光信息因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流通,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
海光信息及中科曙光均曾于9月30日公告表示,本次交易相关的尽职调查工作正在推进中。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10月16日多次致电海光信息证券部,电话均未获接通。中科曙光证券部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吸收合并)仍在尽调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