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文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近日在巴西贝伦举行。大会期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网公司”)在“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构筑气候安全防线”中国角主题边会展示了公司六氟化硫管控成果,受到国际关注。
作为气体绝缘介质,六氟化硫在高压电力设备中广泛使用,但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二氧化碳的25200倍,被列为六种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相关企业获悉,近年来,我国在六氟化硫回收净化再利用、探索在电力设备中使用环保气体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据国网公司透露,自2006年起,其自主开展六氟化硫设备现场回收与净化处理技术研发,搭建六氟化硫管控体系和数字化管控平台。经过持续探索,公司实现了对六氟化硫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智化管理,六氟化硫气体循环利用达到较高水平;攻克六氟化硫混合气体关键技术,推进六氟化硫新型环保替代气体应用,从源头降低六氟化硫气体使用量。
截至2024年,国网公司累计回收六氟化硫2600余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500余万吨,减排规模在全球电力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公司研发的新型环保气体环网柜在确保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温室效应,已在安徽、河南、江苏等地示范应用。目前,国网公司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积极推动国内首个含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研究,旨在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激发技术迭代动力,带动更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下属平高集团有关专家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六氟化硫的替代不仅是一个环保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加快新型环保绝缘介质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完善的六氟化硫回收和再利用体系,是减少电力行业六氟化硫排放的两大路径。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净化与循环利用领域的企业,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日立信”)的总经理李博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过去,六氟化硫检测技术长期被欧美垄断,传感器价格高昂且核心技术受限,叠加行业缺乏完善回收机制与成熟替代技术,国内六氟化硫减排陷入“监测不准、回收无门、替代乏力”困境,既制约能源安全,也阻碍绿色转型进程,破解技术壁垒、构建全链条管控体系成为行业迫切需求。日立信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回收净化装置与数字化管控平台,构建了覆盖回收、净化、检测、回用全过程的六氟化硫气体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了气体的高效循环与精准管控。
“当前,日立信的模式已在中国电网、发电、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为六氟化硫气体管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日立信董秘、海外业务负责人赵芳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日立信同时还在推进六氟化硫/氮气混合气体分离提纯及C4等环保替代气体应用研究。
今年4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在金昌330千伏东大滩变电站顺利完成110千伏单相瞬时人工接地短路试验,标志着国内首台110千伏电压等级环保快速开关型故障限流器成功并网运行。
斯瑞新材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2千伏大容量真空开断型全封闭组合电器关键技术),该计划旨在消除252千伏电压等级真空开断、绝缘、通流之间的矛盾,突破“3个核心性能同步提升”的技术瓶颈。该项目理论研究难度大、工程应用价值高,是全球环保开关电器的技术制高点。同时,公司与下游标杆客户进行126千伏、252千伏高电压真空灭弧室用新技术触头材料的工艺和应用验证。受“双碳”目标影响,绿色低碳环保真空开关替代六氟化硫开关或成趋势,对中高压开关需求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