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麒麟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麒麟软件)在“2025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上发布新一代银河麒麟V11。
资本市场层面,国产软件概念股集体拉升,麒麟信安(688152.SH,股价60.71元,市值61.97亿元)盘中直线拉升近20%,中国长城(000066.SZ,股价18.99元,市值612.58亿元)、中国软件(600536.SH,股价54.98元,市值513.40亿元)等个股快速走强。
近年来,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之魂”,在国家网络安全、数字化转型和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当前,国产操作系统产业链正处于加速推广阶段,随着应用场景从党政向金融、能源、医疗等重点行业延伸,市场空间正加速打开。
AI融入国产操作系统
在“2025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上,麒麟软件推出银河麒麟V11。麒麟软件首席科学家韩乃平表示,该版本是首个基于Linux Kernel 6.6(指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版本)内核的国产操作系统商业版本。
韩乃平表示,银河麒麟V11包含桌面版与服务器版两个方向,V11新增融入了120余项自研特性,并支持Wi-Fi 7(新一代无线网络标准)、USB(通用串行总线)等最新特性,兼容国内外主流CPU(中央处理器)。
在安全层面,V11将安全机制与策略解耦,实现更灵活的配置。韩乃平称,这一机制支持国产密码算法,为操作系统提供更灵活、更高效、更安全的安全防护能力。此外,V11还引入算力共享技术,使低算力终端可借助同局域网内高算力设备完成AI(人工智能)任务,从而突破本地算力限制。
在操作系统与AI结合层面,韩乃平介绍,V11支持MCP协议(模型上下文协议),能够支撑开放互联的智能体生态体系的建设。在桌面操作方面,V11提供了AI文件管理器,支持多标签、语义搜索及文件保密箱,并引入窗口智能布局功能,提升用户效率。系统还集成了“速记”“个人知识库”和“智能剪切板”,强化了AI助手功能,使操作系统在工作场景中更贴近智能化使用需求。此外,通过算力共享技术,银河麒麟V11突破本地算力限制,使AI算力不足的终端连接AI算力高的电脑,获得高效的本地体验。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郭旭晖表示,所有IT厂商都在拥抱AI,麒麟软件等基础软件厂商不仅要与AI深度融合,同时也帮助AI在行业里落地应用,形成双向共生的发展新格局。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谌志华在会上透露,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目前已部署超过1600万套,应用于政务、金融、能源、教育、医疗等行业,并在“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工程中提供支撑。
谌志华同时表示,中国电子及合作伙伴已增资30亿元,未来还将进一步投入百亿元规模资金,支持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加速创新,对标先进。他表示,将力争到2027年实现年度装机量突破1000万套,到2030年实现操作系统产品收入与服务收入各占总营收的50%。
国产操作系统迈向新拐点
在发布会上,谌志华表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之魂,主要承担打通硬件、统筹系统资源管理、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等任务。在他看来,国产操作系统经历多年积累,已经实现跨越式成长,形成了覆盖办公、业务、经营等在内的一系列成熟应用场景。
谌志华透露,目前,麒麟软件操作系统部署规模已突破1600万套,系统生态适配超700万软硬件,支撑了航天、探月、金融、能源等重点工程和行业的国产化升级。
谌志华指出,操作系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竞争中承担更广泛的使命。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量子信息等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操作系统的使命应及时完成调整转变,除了继续发挥承上启下的基础作用,还需要肩负其链接赋能作用。
他进一步强调,这意味着操作系统要主动融合新兴技术,充分做好如人工智能、异构计算体系等新技术与传统应用软件、传统硬件设备和用户场景之间的对接;同时通过带动产业生态联动,加强同上下游芯片、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紧密协同,推动跨行业生态构建。“要完成自身从功能性支撑平台向智能型连接基座的能力范式升级。”谌志华表示。
谌志华在会上呼吁,操作系统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他建议,操作系统企业加大研发,深入探索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深度融合;企业间明确任务分工,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推动行业标准化,加强接口标准规范建设,推动软硬件高效适配;以及鼓励上下游生态伙伴加快原生开发和适配,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他强调了用户侧的重要性,呼吁各行业用户开放核心业务场景,加大与操作应用厂商的协同力度,共同攻坚克难,在实践中促进国产操作系统打通在各个关键领域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行业层面,郭旭晖则分析称,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已走过萌芽期和加速期,目前正处于推广期,但已经由党政推广期变成了行业推广期。
郭旭晖表示,在竞争格局方面,传统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桌面操作系统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稳定。未来,工业操作系统有望成为新竞争关注点。当前,既有硬件厂商向下切入,也有传统软件企业向工业场景延伸。
郭旭晖提到,中国的力量正在重构全球一些市场的竞争版图,过去十年,国产手机、国产新能源汽车等在全球的市占率都大幅提升。“我们预测未来十年,就是这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国本土的基础软件,包括工业软件厂商,将打破现有的全球竞争格局。”
在长期趋势上,郭旭晖指出,人工智能正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全链路赋能制造业变革,重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服务等全链条。他认为,在此过程中,基础软件厂商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底座,同时,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实现效率提升。这一赋能主要体现在智能资源调度的向量化处理、动态智能路由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上。郭旭晖表示,基础软件是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基石,承载并驱动所有上层应用的创新与落地,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核心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