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巨头云集的云计算市场,优刻得以“中立”的云厂商定位,成为国内云计算第一股,构建起覆盖全球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网络。
在科创板即将迎来开市六周年之际,优刻得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季昕华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并分享了优刻得的成长和变化。季昕华表示,2025年,公司将继续深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AI(人工智能)和海外”两大重点发展领域,在“公有云、数据中心建设、私有云”三大核心方向上持续突破,同时在业务结构优化、AI算力等新利润增长点开拓及海外云产业生态扩展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进公司从“中国实践”到“世界服务”的全球化布局。
用云计算帮助梦想者推动人类进步
优刻得成立于2012年,是内资、中立、安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公司自主研发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安全屋大数据流通平台、人工智能大模型智算平台,推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专有云等全线云产品,为政府、运营商、人工智能、制造、医疗、金融、互联网等各行业用户,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
走进优刻得办公大楼,“用云计算帮助梦想者推动人类进步”的标语十分醒目。为何会瞄准云计算行业进行深耕?季昕华直言,云计算可以有效降低创业门槛,让初创团队能以较低成本服务海量用户,从而实现业务的快速成长。他的初心就是希望“让写程序、开发游戏的创业者可以像在网上发表原创小说的作者那样赚到钱”。
2020年1月,优刻得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第一家公有云科创板上市公司,同时享受了科创板制度红利,成为中国A股市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企业。
“感谢科创板,让我们这样专注技术的理工男也能成为企业家。”季昕华说,优刻得用自己不断的自主创新证明,在中国做底层基础研发是有发展机会的;在中国互联网有巨头的情况下,创业公司也有机会成长起来,这也是公司名称的内涵——“优秀是刻苦努力得来的”。
季昕华介绍,公司持续关注科创板各项制度政策,像《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提出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公司也一直有相关考虑。但并购是一件特别谨慎的事情,其核心在于更好地促进业务发展,公司希望能够产生特别好的协同效应,要一加一远大于二才行。
“科创板让中国科技创新企业能够更好地与资本市场对接,助力中国科技发展。”季昕华认为,未来,科创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让更多硬科技企业,特别是未盈利企业通过在科创板上市把市场做大,进而变成全球性的高科技企业,这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加码人工智能成效初显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成为科技强国重点布局的关键赛道。同时,随着AI原生技术驱动云计算技术创新,以及大模型应用的大规模落地,我国云计算行业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季昕华看来,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云计算与AI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目前,传统的通算云服务已难以满足智能化应用和新兴场景创新发展需求。
面对变化,唯有拥抱变化。优刻得始终秉持着“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下一个产品”的理念,持续加大从底层硬件构造到顶层平台生态体系的研发投入,构建了更懂大模型、加速智能应用落地的智算云。“智算云也分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种形态,但其本质都是以GPU(图形处理器)计算为核心,这也是公司接下来要大力开拓的方向。”季昕华透露,目前智算云业务增速非常快。
同时,为应对国产芯片性能爬坡与算力供给挑战,优刻得加速内蒙古乌兰察布和上海青浦数据中心建设,以“大模型+大算力”平台深化行业赋能,推动国产AI生态崛起。公司携手生态合作伙伴搭建国产GPU智算集群,针对国内GPU算力短缺、训练成本高昂等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国产GPU产品在市场的渗透。
季昕华称:“AI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算力需求,我们数据中心的建设此前只为CPU(中央处理器)提供服务,但算力增加后,GPU的需求量特别大,而GPU智算集群需要高功率机柜,所以我们数据中心的建设也第一时间进行调整,以满足持续增长的GPU算力需求。”
依托内蒙古乌兰察布与上海青浦两大数据中心,优刻得在顶层生态体系建设上还围绕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训练和推理需求,对产品与服务持续升级。“这两年企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仅提供上云服务,还要提供包括算力、优化推理在内的人工智能服务。”季昕华称。
加码AI成效初显。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初,优刻得自有算力超10000P(P为算力的量化单位,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公司已与多家主流国产GPU厂商开展适配工作。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其中AI相关收入占比继续提升,AI智算业务对公司贡献持续增加。
满足全球企业对数字化方案的需求
数字经济出海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企业出海的最新趋势之一。其实,优刻得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出海”的云计算服务商。
“云计算厂商在全球化布局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我们虽然出海比较早,但现在的情况和以前相比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季昕华介绍,首先是客户类型不同,以前公司主要是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所以客户以中国企业为主,但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后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都有显著提升,客户类型也逐步扩展到国际客户。其次是客户行业多元化,以前主要是互联网客户,但当下手机、汽车厂商也都在全球化布局,传统行业客户逐渐增多。最后是服务内容不同,已由云计算服务转为人工智能相关服务。
据悉,优刻得的海外业务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模式:第一,布局全球数据中心,协助中国企业实现海外扩张;第二,以专属云模式赋能海外合作伙伴,拓展海外客户。未来,公司还将探索更多合作模式并提供覆盖多行业、多场景、定制化的云服务,支撑中国企业和海外本地企业在海外各区域的发展。
目前,优刻得在全球建设和运营30个数据中心,遍及国内、东南亚、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等地。“我们选择区域的标准很简单,一个是人口数量多,另一个是当地数字化程度高。例如,部分海外新兴市场地区对云服务的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通过在新兴市场地区如东南亚、中东等地开设云计算可用区,提供本地化服务,以满足全球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需求。”季昕华进一步说。
值得一提的是,助力全球主权AI建设也是优刻得全球化突围的路径之一。主权AI是指依托本国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人才体系以及商业网络,自主训练和发展本土人工智能系统。牛津大学发布的《AI算力主权》报告提出:“‘算力主权’的概念,已成为政府与产业界在讨论人工智能治理时的核心议题”。构建自主AI体系,对经济发展、文化自主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很多国家都高度关注主权AI。”季昕华称,作为中立、安全的中国云计算提供商,优刻得可以依托全球化布局的基础设施和云计算服务能力,为各国提供自主可控的高性能算力资源以及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全球主权AI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