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乔宇)10月18日,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头科技”)受邀参加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作为全球智能清洁机器人行业中的领先企业,石头科技副总裁乌尔奇与多位业界同行深入探讨了未来机器人形态、人机协同演进、打破“数字鸿沟”等议题,向参会各方传递了石头科技的技术愿景。
在未来,机器人的形态会越来越像人吗?在“探索机器人场景化应用趋势”主题对话中,乌尔奇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比起机器人的具体形态是什么,要通过机器人去解决本质问题更为重要。
“对于室内清洁,通常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路线没有标准,另一个是地面会有鞋子、玩具等障碍物。针对这些问题,轮式机器人比人形机器人更有优势。我们今年新发布了产品G30 Space,它与此前扫地机的区别是在内部安装了一个五轴可折叠的机械手,用来移动障碍物,比如把纸团扔到垃圾桶,或者把鞋子移动到指定区域。扫地机器人已经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品类,之所以能成功走入家庭,我们认为是深刻洞察用户痛点,并且用最经济、最高效的方式来解决,这是我们认为的最优解。”
谈及AI加速发展背景下的人机协同,乌尔奇分享了石头科技的实践。在惠州智慧工厂的SMT贴片产线中,AI驱动的运营系统可以优化生产路径;在物流部门,智能装箱系统不仅可以根据任务类型、货柜及货物尺寸计算最优解,还能在人工智能模型中加入工人熟练度的维度,从而保证在一线执行中的最高效率,释放人机共创的最大潜能。
对于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等,乌尔奇表示,好的技术绝对不会被某些少数人独有,而是能够普及到每个普通人。“一方面,应该建立分层级培训系统,针对工人、业务人员分别配置EMS系统、智能客服等等,把最重要的工具送到最需要人的手上;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到包容性的设计,意味着产品或者程序要有可及性而且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比如语音交互、视觉放大、对于触控的容错等。”
在机器人产业出海的大背景下,乌尔奇也分享了石头科技在海外布局上的丰硕成果。“大家能够在国内买到的扫地机器人,其实就是这个品类在全球范围内最好的产品。2018年,石头科技就开始走出国门,我们在海外的重要国家以及地区,都设立了分公司以及子公司,做本土化战略。我们在德国、韩国、土耳其、北欧等国家都达到了50%以上的市占率。可以说,精品化的产品加上本土化的运营,帮助石头科技从中国品牌成长为了全球标杆。”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