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9 06:36:51 股吧网页版
“硬科硬客”2025年会闭门研讨之三|中国创新药远征:从“出海”潮到全球竞争力重构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为科创板迈向“新高地”暨“硬科硬客”2025年会的重要内容之一,9月10日,君实生物(688180.SH)、皓元医药(688131.SH)、药康生物(688046.SH)、美迪西(688202.SH)、迈威生物(688062.SH)等科创板创新药领域龙头上市公司高管,逾50家机构投资者参与了创新药产业链的高层次闭门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核心能力、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讨。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创新药已具备从“1到10”的全球竞争力,尤其在ADC、双抗等工程化领域国际领先,但在“0到1”的原始创新方面仍需努力。出海,成为行业共识,企业呼吁政策进一步支持破解“出海”难题。

  与会者强调,中国凭借快速迭代、成本优势和日趋完善的产业链,正从“尖子生”向“学神”迈进,未来需夯实基础研究、构建全球化能力,实现从“工程师红利”到真正全球创新竞争力的跃迁。

  质量与国际认证是“出海通行证”

  “创新药‘出海’是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创新药的天花板较低,企业维持运营相对困难。”迈威生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刘大涛强调了项目本身质量的重要性,“最好的BD(商务拓展)是项目本身,你的项目数据是不是足够好,你的整个Package(包)是不是完整,这是最重要的。”

  君实生物执行董事、高级政府事务副总裁李鑫分享了公司的实践经验。

  “君实生物是最早把国际化当作自己重要战略的本土企业之一,特瑞普利单抗也是第一个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中国自研自产PD-1产品,目前已经在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李鑫坦言,产品出海是高成本的事情,需要满足国际上未被满足的需求,同时要应对FDA等海外监管机构的严格审评,包括临床和生产端。

  皓元医药董事长兼总经理郑保富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创新药是我们CRO(定制研发机构)、CDMO(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的衣食父母。随着我国从去年开始的创新药BD出海,接近十年对创新药生态和产业链的投资,真的是开花结果了。”郑保富指出,中国创新药的研发质量、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04年回国时,海外根本不相信中国的动物实验数据。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做各种验证实验,最终100%通过,证明了中国数据的可靠性,这个非常关键。”美迪西董事长陈春麟表示。

  “2012年我提出CRO是修路过河,改革开放倡导修路致富。我们这几家CRO做的都是修路工作,把这个路修好了,它们的速度就非常快。”陈春麟强调,相关体系的逐步建立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基础。

  “中国甲方和乙方协作下的快速迭代验证能力非常重要。这种快速迭代能够把错误选项尽快用低成本的方式排除,提高成功率,这也是海外MNC(跨国公司)来中国找项目的一个核心点。”药康生物总经理赵静如是补充。

  国际竞争从“尖子生”到“学神”的追赶之路

  谈及中国创新药在国际中的地位,诸嘉宾均展现了清醒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心。

  刘大涛回顾了过去十年的发展,表示过去十年是中国创新药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火”的十年。

  “十几年前我们刚做抗体时,产业链极不完整,找一个养细胞的人都找不到。今天,创新药的整个生态已经基本形成,特别是在上海,你想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人可以帮你实现。”刘大涛表示。

  “产业链越强壮,我们国内越‘卷’,一出去你的竞争力就越强。在国外,账上只有5000万美元,可能就做1—2个靶点、1—2个创新项目,到中国做完2个可能还能剩下一半的利润,就是这样的差别。”刘大涛同时特别强调了中国在工程化迭代方面的优势,ADC、双抗是典型的工程化产物,这不是科学发现而是技术迭代。这些契合中国的人才队伍和实际情况,中国善于从1走到10。在这些细分领域,中国对美国不但没有落后,还是领先的,全球60%—70%的新ADC都在中国。

  “美迪西6月30日公布588件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这个数据蛮吓人,我以前在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平均一年一个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都达不到。中国做一个新药批件,好像一家都有好几个在干。同样一个靶点,美国的速度没办法跟上。”陈春麟列举数据,对刘大涛的观点表示认同。

  关于创新药进一步提高全球竞争力方面的话题,赵静借助DeepSeek的回复与现场嘉宾分享:“中国创新药现在的地位,类似于一个尖子生班级中的领先者,成绩靠前,并且在个别科目上如ADC、双抗能够拿到TOP位置,其他一些科目还需要进一步精进。美国则像是学神,我们在原创性、生态链的架构以及全球布局能力方面还需要向美国学习。”

  赵静进一步举例,比如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链每个环节小而美的公司特别多,上下游串接,每个人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把它做到最精,并且上下游串接以及和资本结合的丝滑度很高。

  与会嘉宾也坦诚地指出了中国企业的不足。刘大涛表示:“我们差的地方在于,哪个靶点是中国的科学家或企业首先发现的,靶点和疾病关系的认识确认之前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从0.5到1,从科学认识到临床转化,中国企业比较弱。”

  “中国本身在基础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原创上的薄弱点。在MOA(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上,中国的理解能力特别强,0到1的难度有点大,但是从1到10,别人一出来,我们能够快速理解它,并且快速验证,这个串接非常有优势。”赵静指出。

  “出海”多元布局呼唤政策、资本持续赋能

  与此同时,与会嘉宾强调了产业协同和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国内天花板限制迫使企业往外走。除了发达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值得关注。在大分子药物里,中国才是全世界价格的洼地。我们在巴基斯坦获批了,发现药品价格比我们好很多,报销比例也比我们好。所以我们要把眼睛向外多看一看。”刘大涛表示。

  此前,陈春麟曾公开呼吁重启并改革上市标准。他认为,若仅以盈利能力作为上市门槛,对研发投入巨大、周期漫长的创新药企而言极为艰难。

  “我们现在看到政策层面很好,包括科创板的二级市场重新开了第五套指导意见,有一堆公司在排队。期待在这样的场景下,一级市场可以快速地动起来。”赵静表示。

  “我们在2023年建立了全人源抗体小鼠的板块,去年在苏州落地,我们在过去形成了多个非常早期分子的License-out(许可授权),而且全部是海外客户,这也印证了现在国内‘出海’还是以IP为主,而且是一些比较差异化的分子。”赵静介绍。

  “现阶段卖青苗最大的贡献,是稳定地把生物医药行业定在未来国家重点要发展的产业上,靠现在大量BD的数据,已经超过的融资额,让国家看到了生物医药跑出来的希望。”赵静补充。

  “‘出海’有多种途径,我们先卖BD出去,然后学习海外临床能力、跟机构的沟通能力,再学习商业化能力。在海外设研发中心、仓库、办事处,雇佣更多当地人,真正成长为全球化医药创新型公司。”郑保富表示。

  “一个产业的发展最后都是体系化竞争,我觉得基于中国目前的创新药发展阶段,包括国家的政策体系、产业链体系、资本融资体系以及产业生态上下游建设的完整性,我们对未来将创新药做得更好是充满信心的。”李鑫表示。

  李鑫同时指出,未来创新药企要更上一层楼,仍需政策大力支持。当前,创新药的“出海”定价仍受国内价格牵制,全球临床开发也亟须资本支持。期待政府能够对产业细心呵护,助力药企形成“造血”循环,企业也必将专注研发,造福国人乃至全球患者。

  技术百家争鸣,中国创新药迈向全球

  面对未来,嘉宾认为有多个行业爆发点和技术领域可能成为布局方向。

  “小核酸特别适合中国人做,基本做的是确认的靶点。比如说降血脂,以前每天吃他汀,抗体药物上市后,两周一针,未来小核酸出来了,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一针,这是一个典型的降维打击。”刘大涛认为,这些领域,中国一定会走在前面,可以有大量IIT试验做背书。

  郑保富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认为,现在是小分子、抗体、肽、RNA、小核酸、基因、细胞治疗百舸争流的时代,“十八般武艺”都在向临床的适应症走。真正能够把疾病治愈的药物是最好的药物,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面向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

  “跟投资人讲究‘新’不同,从我的角度来说,药物的药效是个演变过程。任何一个疾病、靶点,能够创造第一代到第五代,能够完全解决问题,都是好药。”陈春麟提出了不同的视角。

  “我最近在看多肽,自从肽能解决体内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包括PDC肽的各种偶联,我觉得潜力比较大。”赵静表示。

  “我理解中国的创新药行业,目前还在一个幼儿期的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战斗力。假以时日,有十个、二十个像百济神州这样的药企走向全球,中国的创新药才算真正成长起来了。”刘大涛如是展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