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开业不到一周,移民局突然上门核查用工比例。”深圳道通科技高级供应链总监任义丰在位于墨西哥的工厂里,仍对两个多月前的突击检查心有余悸,“当时我们严格按照10:1的本地用工规则招人,这张由全球服务中心提供的政策清单,让企业避免了数十人集体遣返的风险。”
发生在墨西哥工厂的一幕,正是全球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为企业解决数百个跨境难题的缩影。这个被企业家们称为“联合舰队”的跨境服务平台,自4月29日启动以来,已集结包括邓白氏、中金公司、中信保诚、西南政法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巴西创新中心等160家专业机构在内的资源库,形成覆盖法律、财税、知识产权等12大领域的服务体系。
当企业出海从“浅滩”走向“深海”,深圳南山这个“企业全球总部基地”,正用系统性服务重塑国际营商环境规则。
深水破障,暗礁预警筑屏障
如今道通科技的墨西哥工厂正在有条不紊建设中,建成后将进一步拓展公司数字能源业务。仅仅两个月前,任义丰还坐在南山全球服务中心会议室里,面对墨西哥法律体系如何注册公司等难题一筹莫展。
“外语文件经英语转译后,双方理解存在巨大偏差,导致注册文件反复被打回重来,光注册环节就耗费近三个月,远超过国内通常的1-2周。”任义丰回忆起初期的慌乱,更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新工厂刚启动,墨西哥移民局就上门核查用工合规性。“我们完全没意识到,除了基础的‘10:1’外籍员工比例要求,墨西哥劳动法还藏着更深的细则,必须优先雇佣当地失业率最高的特定工种,同时薪资还须满足本地中位数标准。”他感慨道,正是全球服务中心提供的一份详尽的墨西哥政府用工名录单,才让企业及时规避了合规罚款甚至停工风险,省下了这笔“天价”学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企业出海失败案例中,47%因本地化缺失导致。对于企业出海常见的“信息孤岛”和“资源碎片化”困境,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CMO康平陆曾感慨,过去出海常因“不知道该找哪些机构”而停滞,而全球服务中心通过“上门调研+专班对接”,为企业定制了法律合规、海外融资、供应链搭建的“一企一策”方案。“相当于把散落的资源串成了‘珍珠链’”。
远洋护航,资源枢纽通四海
在7月15日举行的中国(深圳)-墨西哥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会上,深圳市研祥潜动科技有限公司腕表渠道总监陈淑琴收获意外惊喜。这场由全球服务中心联合市贸促会搭建的跨境“相亲会”,让20余家企业对接了税务、物流、人力资源等关键服务商。
“现场配备了同传设备,10分钟企业推介后直接进入对接环节,效率太高了。”陈淑琴表示,当天就与墨西哥一站式落地服务商建立联系,对方不仅能提供本地市场分析,还能协助对接分销商。“我们的产品刚在全球发布半年,原本以为打开海外市场至少要1年,现在有了本地伙伴,这个周期可能缩短至一半”。
这样的“精准对接”并非个例。成立以来,全球服务中心已举办30余场专项活动。“现在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好时候,而全球服务中心能让犹豫的企业相信,出海没那么难。”墨西哥中国商会和技术协会执行副总裁César Fragozo说。
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婵娟说:“全球服务中心在我们出海的过程当中,从国际物流、财税和人力资源方面,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资源,对我们企业来说,出海变成了一件很省心的事。”
全球服务中心不仅是“中国船队的港湾”,更是“全球合作的码头”。在实践中,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轨道上,这个平台正让“从南山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南山”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