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间,晶科能源(68822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产品出货45.58GW,其中光伏组件出货41.84GW,综合 Infolink Consulting 等三方机构数据,晶科能源上半年组件出货量继续位列行业第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受制于仍处于低位的全球组件价格,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09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已实现扣非净利润环比减亏5.57亿元,毛利率也环比改善2.27个百分点。
晶科能源表示,在光伏行业深度调整期,公司在技术驱动产品升级、全球市场深耕拓展和精益运营降本增效等方面不断发力,以积极应对行业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低迷、各项政策变化带来的需求波动和由此产生的经营压力。
TigerNeo成“全球销冠”,海外市场抵御需求下行
2025年上半年,晶科能源赖以成名的N型技术和产品优势得以延续和加强。公司N型Tiger Neo系列高效组件凭借高转换效率、低衰减和低温度系数,至今已实现全球累计出货量约200GW,成为史上最畅销组件系列。
根据彭博新能源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预计新增光伏装机695GW。其中国内市场因“136号文”等政策上半年装机212.21 GW同比翻倍,但6月以来需求萎缩明显。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份单月新增装机量仅为11GW,同比降低47.7%。
面对国内市场波动,晶科能源继续深化公司海外布局,上半年海外出货占比超6成,在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多个新兴市场份额更是突破30%。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三季度,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预期为20-23GW,环比基本持平,可见海外市场需求有效抵御了国内市场下半年下行压力。
持续创新响应“反内卷”,高效产品“量价齐升”在即
为响应中央及行业协会关于严控增量产能、杜绝低价竞争、坚持创新驱动等号召,晶科能源在行业主流的N型TOPCon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创新。报告期内,公司N型TOPCon组件经TV南德认证,最高转换效率达25.58%;182N型TOPCon电池全面积效率经国家级测试中心认证达27.02%,彰显技术领先实力。
通过将技术创新持续导入产线升级,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晶科能源已具备高功率产能超20GW,并计划2025年底前将40%—50%产能升级至640W以上高功率段,2026年主流功率达到650—670W。凭借为客户带来的更好发电收益,预计较未升级产能可产生0.5-1美分的单瓦销售溢价。
晶科能源指出,基于N型TOPCon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现有产能升级,投入相对可控,不涉及新增产能,有利于进一步加速行业产能出清,助力行业“反内卷”,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数智融合+光储协同,构筑未来竞争壁垒
面对行业短期内的竞争加剧,晶科能源已着手于未来竞争壁垒的构建,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升级与数字化生态体系建设,并成为公司运营效率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公司山西垂直一体化大基地已将生产周期从22天压缩至7天,满产后运营成本可降低25%。上半年公司还正式发布AI战略白皮书,目前首批近百个AI应用场景正在加速落地。
此外,在全球能源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晶科能源光储协同进一步深化开辟新增长极。公司聚焦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电站场景,完成 SunTera 大储系统与 SunGiga 工商业产品的多项目交付及迭代,储能签单与出货增速持续超预期,2025 年下半年将向全年 6GWh 发货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