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凯丰)晶科能源8月27日晚披露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下降32.63%;实现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伏市场竞争加剧,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
晶科能源表示,在光伏行业深度调整期,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高效管理为核心战略,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截至报告发布日,公司N型TigerNeo系列高效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约200GW,成为史上最畅销组件系列,公司也逐渐形成了一批经过技术升级改造的高效先进产能。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已具备高功率产能超20GW,预计2025年底将有40%-50%的现有产能实现主流版型功率640w以上技术升级,2026年部分主流版型功率达到650-670w水平。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累计约350GW。综合InfolinkConsulting等多家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继续位列行业第一。
晶科能源表示,基于N型TOPCon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现有产能升级,投入相对可控,不涉及新增产能,且凭借为客户带来的更好发电收益预计可产生0.5-1美分的单瓦溢价,有利于进一步加速行业产能出清,助力行业“反内卷”,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公司实现全球主流光伏市场的出货领先,2025年上半年共实现光伏组件出货41.84GW。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预期为20-23GW。公司不仅深耕海外传统光伏市场,更敏锐捕捉海外高增长市场,实现2025年上半年逾6成的海外出货。
据公告,公司在日本光伏组件市场多年保持出货冠军,在沙特地区的市场份额大幅高于同业,在中东、东南亚,拉美区域的多个光伏新兴市场实现市占率领跑。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巴基斯坦的组件出货量便已达到2024年全年的出货水平。
晶科能源表示,公司在山西大基地创新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在行业中率先建立了从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实现一体化贯通生产时间由22天降至7天,满产后运营成本降低25%,实现制造过程快捷、柔性、可追溯。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精耕储能业务,聚焦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电站等主力场景,通过自研技术突破驱动储能产品性能与竞争力提升。2025年上半年,光储协同优势见效明显,储能签单与出货的增速超预期,公司连续多个季度荣登BNEFTier1一级储能厂商名录,获得客户与市场的广泛认可。晶科能源表示,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为全年6GWh的出货目标努力,同步推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全球化部署,为能源转型提供规模化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