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琦
8月27日晚间,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光伏产品出货45.58GW,其中光伏组件出货41.84GW。综合Infolink Consulting等三方机构数据,晶科能源上半年组件出货量继续位列行业第一。
产品加速迭代助力“反内卷”
上半年,晶科能源N型技术和产品的优势得以延续和加强。截至报告发布日,公司N型TigerNeo系列高效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约200GW,成为史上最畅销组件系列,公司也逐渐形成了一批经过技术升级改造的高效先进产能,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预期为20GW-23GW。
据了解,晶科能源光伏产品目前主要为N型单晶组件,结合全球范围内多场景的市场需求,公司应用N型TOPCon、双面、半片、叠焊、多主栅、大尺寸等电池及组件工艺技术,差异化地开发并推出了多个系列光伏组件产品。
其中,公司的TigerNeo系列高端组件产品兼具更低的衰减、更优的温度系数、更高的双面率,更优的可靠性等特点,实现了更低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产品为客户提供了价值最大化,当前已成为出货的主力产品。
“在国家积极倡导行业‘反内卷’的背景下,光伏企业唯有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推动产能提质升级,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加速产品迭代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新能荟创始人张丽广表示。
凭借前瞻性的全球布局战略,2025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实现逾六成的海外出货。公司在日本光伏组件市场多年保持出货冠军,在沙特地区的市场份额大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中东、东南亚,拉美区域的多个光伏新兴市场实现市占率的领跑,上半年在巴基斯坦的组件出货量便已达到2024年全年的出货水平。
此外,上半年公司积极推动光储一体。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精耕储能业务,聚焦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电站等主力场景,通过自研技术突破驱动储能产品性能与竞争力提升。上半年,公司光储协同优势明显,储能签单与出货的增速超预期,公司连续多个季度荣登BNEFTier1一级储能厂商名录。
数智融合升级管理动能
近年来,晶科能源积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公司在山西大基地创新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在行业中率先建立了从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实现一体化贯通生产时间由22天降至7天,满产后运营成本降低25%,实现了制造过程的快捷、柔性、可追溯。
据了解,该公司山西大基地打造的“灯塔工厂”项目,将深度融合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各生产环节,为海外先进制造基地提供可复制的范本,助力全球产能布局的高端化与智能化升级。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拥抱AI技术,上半年已完成AI转型规划整体设计,发布了晶科能源AI战略白皮书,整体上以AI驱动的范式变革为中心,通过强化全球资源配置、打造敏捷一体化交付能力、升级内部管理效能三大主线,实现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的价值闭环,并依托组织、平台、机制和文化四大保障体系,驱动企业向智能化、全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目前公司已经搭建AI团队,并在企业内部署主流大模型,构建起从AI人才培养、AI场景挖掘到AI落地的系统化能力,正在加快推动首批近百个场景落地。
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正值光伏行业深度调整期,晶科能源始终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高效管理为核心战略,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在技术驱动产品升级、全球市场深耕拓展和精益运营降本增效等方面不断发力,以积极应对报告期内行业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低迷、各项政策变化带来的需求波动和由此产生的经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