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报业绩潮已然落幕,A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向好。
官方数据显示,全市场上半年营收超35万亿元、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均实现小幅增长,且净利润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近4.76个百分点,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超七成企业盈利。市场活力同样凸显,110家公司营收同比翻倍,部分企业增速超10倍;盈利端有660多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翻倍。
此外,还有超300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124家扭亏企业净利增幅超200%,比如百济神州靠产品销售增长与费用管控、新希望凭生猪养殖效率提升实现业绩逆袭,天齐锂业、安阳钢铁也从去年超10亿亏损转为盈利。更值得关注的是,寒武纪、新希望等7家企业,不仅摆脱去年同期亏损,还实现归母净利润超5亿元。
那么,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有哪些上市公司堪称“逆袭王”呢?
上半年A股稳步复苏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在结构调整中展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全市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增幅明显,分别为9.03%、4.90%、6.08%,创业板净利润增速11.18%,超过市场整体水平。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10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100%,其中智翔金泰、海创药业、寒武纪、贤丰控股、北京文化、*ST和科和*ST京蓝表现得更加“疯狂”,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率均超1000%。智翔金泰2024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有1.27亿元,到了今年上半年则增长至4000多万元。海创药业上半年营收为1300多万元,去年同期不到11万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有660多家A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0%,甚至还有110多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在500%以上。
其中,国联民生和牧原股份不仅利润规模较高,且增长率也较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国联民生和牧原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7亿元和105.30亿元,同比增长1185.19%和1169.77%。这两大企业以“千亿级增速+十亿级利润”的表现,成为上半年A股盈利增长的突出代表。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复苏态势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一是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二是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持续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三是“新国九条”等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市场情绪回暖。
300多家企业成功扭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025年A股半年报披露大幕落下,一批上市公司交出了令人惊叹的“逆袭答卷”。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有300多家上市公司和同期对比,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0%的,有120多家上市公司,还有36家公司更是同比增长超500%。
在这波“逆袭潮”中,多家细分领域龙头或成长型企业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成为诠释“高增长”与“强韧性”的典型代表。

去年亏损超10亿元,今年同比扭亏的上市公司
比如百济神州,2024年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为-28.77亿元,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则增长至4.5亿元。据悉,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肿瘤创新治疗公司,为全世界癌症患者研发创新抗肿瘤药物,提升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研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和安进授权产品以及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的销售增长。公司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和费用管理推动了经营效率的提升,故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百济神州称。
还有新希望,去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2.17亿元,而今年同期却一举“逆袭”达到了7.55亿元,对于全行业而言,这更是一份逆周期成绩单。“公司在生猪养殖业务上,于2024年完成了多条场线的防疫改造,同时狠抓生产管理与冬春季防疫工作,使上半年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养殖成本实现同环比双降,在上半年平均猪价同比降低的情况下,生猪养殖业务仍然实现同比扭亏。”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之外,天齐锂业和安阳钢铁去年上半年亏损均超过10亿元,今年均交出了一份扭亏为盈的成绩单,吸引了市场投资者的目光。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天齐锂业和安阳钢铁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06亿元和-12.63亿元,今年上半年分别为0.84亿元和0.38亿元。
哪些是A股逆袭王
在2025年A股半年报的“逆袭阵营”里,还有一批企业的业绩跨越更具冲击力。它们不仅摆脱了去年上半年的亏损困境,更实现了归母净利润超5亿元的大幅盈利,用悬殊的业绩反差,成为市场关注的“逆袭王”。

去年上半年亏损,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5亿元的上市公司
这7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寒武纪、新希望、中邮科技、*ST松发、城建发展、中华企业和完美世界。覆盖AI、游戏、地产、物流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业绩反转不仅是数字层面的跃升,更折射出不同赛道的复苏活力与企业经营的韧性。
作为AI芯片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寒武纪的业绩反弹尤为亮眼。2024年上半年,公司仍受芯片研发投入高、市场拓展成本高的影响,亏损5.3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随着云端及边缘端AI芯片在工业智能、互联网算力场景的批量落地,叠加规模化效应下成本摊薄,公司归母净利润高达10.38亿元。而同期寒武纪还实现了28.81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40倍。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而本期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亦带动了净利润的扭亏。”寒武纪称。
中邮科技和*ST松发2024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和-0.34亿元,到了今年上半年分别逆袭至6.95亿元和6.47亿元。对于业绩增长原因,中邮科技表示,主要受益于智能物流系统业务的持续拓展以及通过处置非流动资产获得了收益。*ST松发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资产重组完成之后,公司盈利能力增强。
除此之外,城建发展、中华企业和完美世界均迸发出了强大的业绩增长能力。2024年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3.52亿元和-1.77亿元;到了今年上半年,分别“逆袭”至6.08亿元、5.21亿元和5.03亿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结合上半年业绩特征布局下半年,应遵循以下核心原则:一是关注业绩确定性高的行业和公司,如消费、医药等刚需板块,以及在政策支持下业绩有望持续提升的科技类新兴产业;二是重视现金流稳定的企业,以降低投资风险;三是把握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机会,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四是分散投资,避免过度集中于单一行业或公司。”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本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