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2 15:51:10 股吧网页版
海外药物政策传闻再起 国内创新药企百济神州等股价波动
来源:财中社


K图 688235_0


K图 06160_0

  9月11日,A股和港股市场的医药板块出现显著波动,源于此前一天《纽约时报》报道的一则政策传闻。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对来源于中国的实验性药物和临床数据实施更严格的限制。

  草案内容显示,美企收购中国新药权益的交易可能被纳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强制审查范围,同时美国FDA可能提高对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审核门槛并收取更高费用,并鼓励药品本土生产与采购。

  这一传闻迅速引发市场担忧,港股创新药板块一度深跌近8%。不过,白宫发言人随后表示政府并未“积极考虑”该行政令草案,市场情绪有所缓和,部分个股在9月12日出现反弹。

  受消息冲击最明显的是高度依赖境外市场的龙头企业。百济神州(688235/06160/ONC)2024年全年营收37.86亿美元,其中超过70%来自境外市场。财报指出,美国继续是公司最大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产品收入为5.63亿美元。9月11日,百济神州在A股和港股的股价均出现下跌,其美股9月10日下滑10.59%。

  再鼎医药(ZLAB)同样以License-out交易和美国市场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总收入约3.9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与辉瑞、诺华等跨国药企的合作授权。9月11日,再鼎医药美股下滑9.81%,港股跌幅一度超过10%。此外,药明生物(02269)、翰森制药(03692)等公司股价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显示市场对潜在监管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

  从产业面看,中国创新药已成为全球医药研发的重要力量。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数量达456笔,同比增长32%;交易总金额达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涉及中国的交易贡献了近50%的总金额和超过30%的交易数量,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药物研发中的份额已接近30%,在研药物总数稳居全球第二,凭借30%-50%的成本优势吸引了跨国药企合作。

  尽管消息引发短期恐慌,但业界普遍认为该草案最终落地概率较低。从政策讨论到正式实施通常历时漫长,且涉及多方利益博弈。中美医药产业互补性强:美国具备原始创新能力和资本支持,中国则拥有庞大患者群体、快速成熟的研发人才团队及成本优势。目前,中国创新药产业经过十余年积累已显著提升实力,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全球医药合作虽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中国创新药企业仍有望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持续创新,在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