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8月1日,晶合集成发布公告称,为深化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品牌形象,并借助国际资本市场优化资本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公司正在筹划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根据公告,公司目前已就本次H股上市计划启动相关工作,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具体推进事宜进行商讨,但相关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公告强调,此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该计划尚需履行多项关键程序,包括提交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并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等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备案、批准或核准。公司亦提示投资者,相关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能否通过以及最终能否成功实施,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承诺将根据后续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业内分析认为,晶合集成作为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此次筹划赴港上市,标志着其国际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有助于公司更贴近国际客户与供应链、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将为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和合作伙伴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此举也反映了科创板企业积极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谋求更大发展的趋势。
资料显示,晶合集成成立于2015年5月,由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力晶创新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设,是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公司专注于半导体晶圆生产代工服务。
业绩方面,2024年晶合集成实现营业收入92.49亿元,同比增长27.69%;实现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151.78%。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晶合集成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53.2亿元,同比增长15.29%-20.97%;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亿元到3.9亿元,同比增长39.04%到108.55%。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晶合集成报收每股21.57元,总市值433亿元。
今年来,安徽省内企业在赴港上市方面动作频频。今年3月,本土企业三只松鼠宣布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并于4月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6月27日,芯碁微装发布公告称,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7月30日,华恒生物公告宣布正在筹划发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截至2025年7月31日,安徽省已有马钢股份、海螺水泥、皖通高速3家企业成功实现了“A+H”两地上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