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指以0.33%领跌。沪深两市成交额1.79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574亿元。盘面上,芯片股集体爆发,AI应用方向表现活跃,医疗器械概念震荡走强。相反,海南自贸港、雅下水电、水泥、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芯片股尾盘异动
具体到盘面,芯片产业链周五强势,收盘时阿石创20CM涨停,芯导科技、赛微微电、寒武纪、翱捷科技大涨超10%。其中最新市值2817亿元的寒武纪,周五尾盘突然拉升,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8.27亿元,位于A股第一位。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报道,第七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将于7月26日~7月2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徐汇西岸等多地同步启幕。特朗普政府也在日前发布《AI行动计划》,建议美国政府和国防部门加大对AI应用的投入。
有投资人士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算力需求的增加,进而对半导体板块形成利好。中信证券预计,政策持续落实支持下,AI产业链有望进一步发展繁荣。多重力量共振下,AI产业链有望持续加速增长,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此外,据SEMI(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4%,创历史新高。而日前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台积电,当季实现净利润近398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近61%,单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自2024年第二季度以来,台积电已连续第五个季度同比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第一上海证券研报认为,国产芯片在推理应用阶段性价比和可用性大增,互联网、金融、运营商等行业客户国产芯片验证积极推进,订单持续落地,看好产业链优质个股投资机会。
天风证券研报则指出,当前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晶圆代工龙头或开启涨价,二季度业绩展望乐观。考虑到全球算力投资保持高水位,产业链公司业绩或持续兑现。
02
医疗器械表现活跃
除了芯片产业链在午后走强外,周五医疗器械板块也表现亮眼,板块中康泰医学、正川股份涨停;天智航、南微医学、安杰思、海泰新光、春立医疗等也涨幅靠前。

从消息面来看,医疗器械板块迎来三大利好消息:
第一,集采政策优化,不再唯低价论。有分析指出,这一调整将有效遏制恶性价格竞争,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第二,国家医保局近日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在座谈会上,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的新举措。
第三,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上海市药品监管局25日发布《上海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级监管实施细则》。
中信建投指出,近期“反内卷”“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背景下,若集采未落地的赛道降幅缓和,集采已落地的赛道温和续约或联动,板块估值和业绩确定性有望迎来修复。看好医疗器械行业拐点机会,下半年板块机会将逐步增多。预计三季度多家公司将迎来高增长,产品创新有望产生持续催化、国际化和并购打开长期空间。
兴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黄翰漾则表示,当前市场对于集采范围、规则及潜在影响的预期已逐步形成,外部扰动因素亦逐步消解,内需与外需呈复苏趋势;产业端,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加速迭代;医疗器械行业正朝着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大步向前;医疗器械板块企业业绩表观与板块关注度有望回暖。展望2025~2027年,医疗耗材及体外诊断板块业绩预期向好,且利润增速预期快于收入。
03
雅下水电大幅回撤
相反,周五雅下水电概念明显回撤,华新水泥、苏博特、中岩大地跌停;铁建重工、基康技术、壶化股份、东方电气、中国能建等强势股也大幅下跌。
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雅下水电板块的回撤,更多是板块轮动以及自身回调需求导致的。往后看,作为万亿级别的超级工程,长远景气度依然值得期待。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我国常规水电开发进入后半程,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6.87亿千瓦,截至2024年末,常规水电累计装机3.77亿千瓦,占技术可开发量的55%。此次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开工,无疑提振了整个水电行业的长期成长性。
中金公司也表示,雅下项目是继三峡工程后又一国家级重大水电工程,有望为水电机组、电气设备厂商带来长期发展空间。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看好特高压交直流长期空间。
04
多空分歧加大?
整个市场而言,德迅证券表示,近期A股指数持续稳健上行,展现价涨量增的良性形式,但沪指3600点上方仍面临重要技术性压力位,热点板块获利回吐压力初显,多空分歧有所加大,短期指数震荡难免。国金证券则建议,近期谨慎追高,继续轻指数、重个股。
而从中长期来看,银河证券认为,在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环境下,A股市场资金面具备坚实支撑。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产业趋势向上突破有望催生结构性机会,A股运行中枢有望迈上新台阶。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