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寒武纪早盘股价突破1000元大关,一度成为当前A股第二只千元股,市值一度超4000亿元,但随后冲高回落。而自7月10日以来,该股累计涨幅超74%。
回顾寒武纪上市五年,基金持仓从上市初期谨慎试水转变为重仓布局。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重仓持有寒武纪的公募基金数量达397只,涉及79家基金公司,持股总量为6300.38万股。
寒武纪盘中突破千元
寒武纪今日盘中表现强势但波动剧烈,早盘一度大涨超5%,股价首次突破1000元大关,最高触及1001.1元/股,一度成为当前A股第二只千元股,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不过随后冲高回落,最终收报933.98元/股。自7月10日至今,该股的累计涨幅已经超过74%
今日,寒武纪还发生了一笔大宗交易,成交0.9万股,金额840.58万元,成交价933.98元,与当日收盘价持平。该交易买卖方营业部分别为华泰证券泰州分公司和海通证券上海嘉定区洪德路营业部。
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营收达到11.11亿元,逼近2024年全年11.74亿元的规模;归母净利润3.5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于今年6月曾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公告,拟投入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和软件平台研发项目,为产品持续迭代奠定基础。7月18日,寒武纪公告定增方案调整募集资金总额从不超过49.8亿元调整为不超过39.9亿元。
基金持仓变迁:从谨慎试水到重仓布局
自寒武纪2020年7月上市以来,基金对其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从基金披露的半年报以及年报中发现,公募基金对寒武纪的参与度持续提升,持仓规模在波动中不断扩张。

如上图所示,寒武纪上市后基金持仓表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Wind数据显示,2020年末,共有7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20只基金持有寒武纪,但其持股总数量只有131.46万股,持股总市值也只有1.89亿元。2021年中报显示持仓有所回落,但在当年年末大幅飙升,基金持有寒武纪的总量也增至1521.42 万股,持有其的基金数量也回升至92只。
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可以看到基金在这段时间稳步买入寒武纪。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公募基金持有寒武纪的总量跃升至8494.93万股,持有基金数量增至576只、持有的基金公司家数持续增加至96家。而2023年上半年,寒武纪的股价从年初的不足55元,上涨至188元,区间涨幅达到了244.57%。
最后则是2023下半年以来,基金对寒武纪的热情仍在增长。截至2024年末,共有12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158只基金持有寒武纪,持有数量达到了9694.4万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重仓持有寒武纪的公募基金数量达397只,涉及79家基金公司,持股总量为6300.38万股,占流通股比15.09%,持股总市值高达378.97亿元,显示出机构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从基金公司来看,二季度末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为持仓主力,持股数量分别为 1664.42 万股、1208.54 万股。此外,二季度增持动作最大的是嘉实基金,期间买入144.79万股,旗下基金重仓持股数量达496.91万股。从基金类型分布来看,指数型基金成为配置主力,被动指数型基金144只,增强指数型基金33只,两类指数型基金合计 177只,占基金总数的44.58%,接近一半比例。
不过,当下二季度基金经理们对寒武纪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乐观者坚定看好其高成长性和国产替代的宏大叙事,而谨慎者则更担心大幅上涨后的高估值和潜在的风险。
长江证券曾研究指出,模型能力提升和未来应用繁荣趋势下AI芯片中长期天花板进一步抬升,AI算力芯片行业市值天花板进一步打开。前期英伟达芯片恢复供应H20的行业压制预期逐渐消化,行业需求旺盛,寒武纪在国产AI芯片竞争力突出,总量和份额双升逻辑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