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高,上证指数涨逾1%至3883.56点,续创近十年来新高。A股沪、深、京三市全天总成交额约3.18万亿元,创历史次高。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在最新研报中表示,A股市场正在走出向上行情,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回暖带动市场赚钱效应扩散,成交额显著放量是典型标志。在资产荒与股市赚钱效应强化双重作用下,居民存款搬家信号正在显现,政策预期仍是市场中期走势的关键变量。从海外来看,在美元指数长期走弱周期下,全球资本流向重塑为A股市场向上提供进一步支撑。
单日成交额创历史次高
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早盘集体震荡走强,午后盘中出现小幅回落,但尾盘再度拉升。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涨1.51%,报3883.56点;深证成指涨2.26%,报12441.07点;创业板指涨3%,报2762.99点。此外,沪深300指数涨2.08%,北证50指数涨0.23%,科创50指数涨3.02%。
其中,上证指数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于全天最高点位,续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沪深300指数突破去年10月高点,刷新2022年7月以来新高。
A股沪、深、京三市全天总成交额约3.18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近6000亿元,为连续第9个交易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这也是A股史上第二次单日成交额超3万亿元,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的3.45万亿元。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集体收涨,通信、有色金属、房地产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85%、4.63%、3.32%;美容护理、纺织服饰、石油石化板块涨幅居末,分别上涨0.01%、0.17%、0.39%。
热门概念板块中,稀土永磁、F5G、金属铅、共封装光学、白酒概念板块涨幅居前,赛马、共享单车、芬太尼、足球、页岩气概念跌幅居前。
个股层面,全市场上涨个股达3351只,其中92只个股涨停;下跌个股1898只,其中8只个股跌停。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股价收盘大涨逾11%,报1384.93元/股,再创历史新高,市值接近5800亿元。寒武纪股价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超110%,2022年5月以来累计涨幅已超2500%。
万科A股价早盘直线拉升,盘中一度强势涨停,截至收盘仍涨逾9%,创下近半年来最大单日涨幅。上周五晚间披露的财报显示,万科上半年净亏损119.5亿元,不过公司债务应对方面有积极进展,2027年前无到期境外公开债。业内认为,在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正逐步企稳。
牛市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随着A股成交额居高不下,上证指数连续刷新十年新高,许多个股已经积累了可观的涨幅,有投资者选择积极加仓,但也有投资者开始恐高。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记者表示,从估值角度看,目前沪深300市盈率约为14倍,而历史平均在18倍左右,意味着还有一定上升空间,即便市盈率回到历史均值水平,也并未出现严重泡沫。市场往往不会止步于历史均值,而会产生泡沫,具体高度取决于资金流入情况和投资者热情。
“每一轮牛市,最终都会有宏大的乐观叙事。”信达证券分析,目前市场已经形成的共识是流动性牛市,但在经济逻辑层面,预期依然偏谨慎,投资者并没有把牛市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结合起来,这是指数之前一直没加速的原因之一,也是牛市尚未进入后期的特征。
信达证券表示,如果以2014—2015年的牛市为例,能够看到宏观的叙事形成过程较为缓慢。2014年11月降息后,指数上涨加速,虽然当期经济偏弱,但对经济的未来展望逐渐乐观,金融周期类板块也能阶段性领涨市场。2015年上半年,随着股市融资回升,投资者把牛市、移动互联网产业机会、中国经济转型结合起来,逐渐认识到股市牛市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看,目前市场对牛市的解释,还未上升到认为股市对经济举足轻重的地位,板块机会也尚未在更大范围扩散,股市大概率还在牛市中期。
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分析师裘翔等人在8月24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从各类资金情况来看,此轮行情持续到现在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并非散户。此轮行情高净值人群以及企业客户的参与热情明显更高,面向高净值客户的私募产品热度也远高于公募产品。
他们认为,这部分增量资金大概率拥有两大特征:一是具备一定长期视野,能接受一定价格波动;二是并不一味追随市场舆论,而是依靠专业化机构撬动相对确定性的收益。这也意味着当前行情一次性加速后走完、亦或是全面普涨扩散的概率并不太高,更可能是聚焦传统产业、有核心壁垒、可以开始持续兑现盈利的公司,以及高景气的新兴产业趋势。对于后者,阶段性透支远期收益后可能存在一个休整的过程,而后需要等待新的投资线索出现,或等待隐含回报重新提升至可观水平。
“A股市场成交额刷新历史第二,无疑是一场资金推动的盛宴,显示出极强的市场活力与吸引力。”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指数在强劲动能支撑下仍有进一步上冲的可能,然而理智的投资者更应警惕繁华之下所隐藏的波动风险。
郭一鸣认为,市场已告别普涨阶段,进入结构分化、精选个股的“精耕细作”时期。最终的赢家,并非最为乐观的多头、或最悲观的空头,而是那些能够保持理性、敬畏市场、灵活调仓、于狂热中冷静布局、在波动中把握机会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