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寒武纪盘中创下1464.98元/股的历史新高,一度取代贵州茅台短暂登顶A股“股王”。寒武纪股价屡创新高的“底气”来自业绩的扭亏为盈。寒武纪2024年年报以前的业绩长期亏损,2025年一季报开始扭亏为盈,中报更是延续了业绩爆发的态势。寒武纪的业绩表现意味着高科技亏损公司从研发期进入到业绩增长期,是成长股预期落地的典型。
寒武纪的股价长期高位运行,究其原因,是投资者对其未来高速成长给出了较高的市场预期。2024年之前,寒武纪较高的研发投入虽然造成了业绩连续亏损,但也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了增长的可能。2025年正是公司业绩的转折点,寒武纪业绩开始扭亏为盈,市场对转折点的到来也给出了极大的肯定,公司股价最高触碰到1400元上方,较不久前成为千元股之后又上涨了40%。
从寒武纪2025年中期报告可以发现,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为主营业务收入,而且扣非后的净利润与归属净利润相差不太多,即公司利润并非因非经常性损益所致。此外,寒武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基本等同于扣非后的净利润,这意味着寒武纪的中期业绩非常健康,投资者有理由预期其未来的业绩还会继续增长。
显然,寒武纪已经成功实现了预期落地,投资者预期中的寒武纪从高科技概念转化为高科技蓝筹股正在走向现实。这种预期的落地是很多高科技上市公司不断追求的方向,管理层鼓励未盈利公司上市,本质上也是在期待预期落地时刻的到来。可以说,寒武纪给相关上市公司带了一个好头。
但是寒武纪本身还有两个问题值得投资者关注。一是公司的市净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目前约为84倍,即便考虑到科技类上市公司的估值溢价,相比普通上市公司而言依然较高。对于寒武纪而言,后续能否持续通过提升净利润来提高每股净资产值,仍是一种挑战。
二是寒武纪后续的分红预期能否落地。对于成长股而言,在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之后,市场会存在新的分红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关系到寒武纪后续的市场估值。而寒武纪后续业绩水平能否保持超预期增长,并且满足市场的分红预期,仍是未知数。
对于科技类成长股,投资者可以多一些期待,但不能忽视相关投资风险。类似寒武纪的扭亏为盈并非每一家高科技成长股都能实现,毕竟高科技行业研发投入有风险,这也是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公司风险较主板公司更大的一个原因。
投资者买入并持有未盈利高科技公司,其实是一种风险投资。近期在二级市场上,创新药等板块估值持续走高,其中不乏一些尚未盈利的成长股,但它们并不一定都能和寒武纪一样实现市场预期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