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记者林珂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后,A股再度发力上攻,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纷纷刷新年内新高。
从第三季度表现来看,A股各大指数已取得较大涨幅,而对于第四季度市场的表现,多家机构态度谨慎偏乐观,认为在波动加大的同时,整体趋势依旧向好。
投资机会方面,科技、消费仍是机构最为看好的主题,而AI、创新药、能源、汽车等板块被普遍看好。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流动性改善对A股有利
今年第四季度的上涨,或仍会主要受流动性驱动。海外方面,在“软着陆”的预期下,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将有利于新兴市场表现。国内方面,流动性的改善在第四季度存在趋势惯性。市场已对基本面拥有共识,在情绪乐观时易对潜在政策抱持更多期待,因此在重要会议的影响下,市场对政策的期待有望对冲基本面的疲弱。国内外流动性的改善对A股有利,但需注意增量流动性中的结构性特征,重点关注被动基金增配带动权重股结构性获得流动性增益,以及OCI政策推动险资对红利央企国企的结构性增配。
建议投资者“把握基本面,享受资金面”,关注基本面成长性确定的细分板块,避免纯粹依赖流动性推动,但基本面仍存在瑕疵的板块。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建议将“哑铃策略”中原有的红利板块适度向科技成长板块倾斜。在成长板块中,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高附加值的出海相关领域,主要聚焦两大主题:第一是审美出海。通过短视频与算法获得流量和渠道优势,进行中国年轻人消费审美输出,相关机会集中在新消费板块,重点关注新消费中的入境游、短剧、文创潮玩、手游、主机游戏、新式茶饮等。第二是高端智能制造。中国在资本投入和技术研发端的竞争潜力变现,重点关注具有全球研发、规模和资本化优势的高端制造企业未来在海外的竞争力。综合申万一级行业过去三年的财报数据,电子、家电、汽车、军工等行业具备上述特征。此外,建议关注创新药、机器人、AI硬件等题材。
财通证券:
波动加大关注三主线
展望未来,伴随着整体经济企稳及结构性改革加速,产业端科技已有井喷之势。从整体经济来看,地产去杠杆已至尾声,财政持续发力支撑经济,预计经济将持续修复向上。在结构性改革视角,旧经济推进“反内卷”,新经济蓬勃发展。在降低产业低效竞争及推升PPI回升的背景下,煤炭、光伏等“反内卷”行业预计延续受益。从历史看,新技术的赋能周期或超过10年,随着当前政策持续有为、新技术持续酝酿、部分产业已开始业绩兑现,产业或即将步入井喷阶段。回顾海外国家的第三消费社会阶段,均呈现服务消费走高、由“衣食”向“康乐”升级的特征,对比其历史经验,中国目前的服务消费占比仍然偏低。
资金面上,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从短期视角看,基金回本后的发行回暖和险资四季度“开门红”有望继续为市场贡献增量资金。首先,随着实际利率下行,居民资产有望继续流入权益资产,当前股票和基金在中国居民资产中占比15%,较发达市场仍有较大差距。居民存款占全A市值的比重,在牛市普遍降至0.8—1左右,距离当前的1.4水平仍有空间。其次,在历史净值回正基金达80%后,基金发行迎来拐点,基金重仓标的相对全A的表现上行,当前79%。最后,当前融资余额对比全A市值升至中高位,对应杠杆资金发力仍有一定空间。
在配置方面,随着第四季度的市场波动加大,可抱紧三条主线,在内部适度高低轮动。第一条主线是周期交易PPI触底,建议关注有色金属、黑色链、新能源、大金融;第二条主线是科技受益AI+出海浪潮,建议关注AI硬件、AI应用、创新药;第三条主线是消费重视情绪、服务消费,建议关注IP潮玩、景区航空、美妆美护、黄金珠宝、户外经济等。
国海证券:
市场风格将更加均衡
今年第四季度,市场将进入“十五五”规划政策部署关键期。在宏观层面,关注10月的重要会议。相关会议预计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十五五”规划时期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在产业层面,“人工智能+”、“反内卷”受益领域、服务消费等领域政策有望加大倾斜力度并加快落地进度。
从市场风格看,第四季度A股有望更进一步,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和流动性,风格层面更为均衡。股权风险溢价显示的股票性价比依然不错,估值仍有扩张空间,核心驱动力是增量政策以及宏微观流动性的支持。风格上,第四季度相较于三季度会更加均衡,成长和价值均有机会。
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围绕科技成长、“反内卷”叙事两条脉络展开。算力板块的景气高增长被进一步确认,科技主题的潜在催化较多,牛市氛围总体有望延续,继续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反内卷”仍是大趋势,往后看,“十五五”规划建议包括化债对预期的潜在提振、“金九银十”需求旺季、财政等政策的兜底为周期品提供了较好的胜率与赔率。关注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
1
AI硬件:国产算力景气度提升
在全球AI竞赛加剧的背景下,算力作为产业“基础资源”需求持续提升。有分析指出,近期国产算力催化不断,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超预期,随着寒武纪定增通过以及海光发布高目标值的股权激励,同时面向全栈产业伙伴开放CPU互联总线,再配合大模型加速迭代,国产算力趋势已相对确定。
从国产算力端来看,第一上海证券分析师黄晨认为,国产算力的产能瓶颈已经突破,并预计于2026年迎来放量。海外算力随着应用的铺开,需求也有望维持景气。在当前时点,投资者可在标的上优中选优,关注业绩的持续兑现能力,但需注意出货节奏、份额波动、资本开支变化等引发的短期波动风险。
从需求端来看,以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存在算力方面的“真实需求”。一方面,这些公司需要智能算力去支持业务运营,如推荐算法、搜索算法;另一方面,生成式AI应用的普及带来算力需求的新增量,尤其是龙头科技厂商借助自身巨量用户规模,推动推理用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随着中国龙头科技厂商在AI领域形成软硬件协同的合力,国产硬件有望逐渐构筑起一套中国式的算力自主方案。
在产品层面,以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为代表的国产AI芯片厂商及百度、阿里巴巴、华为等国内大厂产品的性能快速提升,有望逐渐替代国外产品。开源证券分析师陈宝健表示,高度看好国产算力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海光信息、寒武纪、芯原股份、淳中科技、浪潮信息、神州数码、软通动力、中国软件国际等。
潜力股精选
海光信息(688041)
寒武纪(688256)
芯原股份(688521)
浪潮信息(000977)
2
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
虽然近期创新药的市场情绪仍存在一定波动,但产业向好趋势不改。有行业人士表示,创新药“创新+国际化”的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创新药产业预计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商业化盈利持续兑现。
从板块逻辑来看,浙商证券分析师郭双喜表示,在国内政策驱动下,行业估值迎来全球重塑。在《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持续多地落地执行的背景下,商保和医保谈判持续推进,创新药医院准入有望持续加速,持续看好创新药行业在支付端、医院准入边际持续向好趋势下的成长确定性和弹性空间。国际化方面,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更多的受让方是MNC,意味着中国本土创新药已经得到MNC充分认可。在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下,更高效的临床效率,更优异、优效的临床数据等优势,持续强化本土创新药未来确定性的国际化趋势。
天风证券分析师杨松指出,中国创新药行业已形成以领头企业为引领、以大批量优质企业为支撑的金字塔梯队,产业兑现持续性强。这一轮周期的底层逻辑是中国在研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兑现形式由在中国销售放量转向国际化的数据与交易兑现,伴随着商业化空间打开,生态更趋健康成熟,逐步迈入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双轮驱动阶段。建议关注全球大单品的百济神州、百利天恒、新诺威、一品红;具备全球BIC潜力的益方生物、泽璟制药、苑东生物;国内大单品的恒瑞医药、舒泰神、艾力斯、贝达药业等。
潜力股精选
百济神州(688235)
百利天恒(688506)
益方生物(688382)
恒瑞医药(60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