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生物经济发展报告2025》显示,中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满足内需的同时也在逐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根据《报告》,我国生物药在研品种、脑机接口、高精度数字切片等方面,均在全球并跑和领跑。
《报告》称,全球主要经济体高度重视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可循环经济战略规划,大力资助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生物质利用和生物基产品开发,生物技术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生物安全愈加受到重视,生物制造产品的种类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能源、药物中间体、精细化学品和营养品等实现了生物路线生产。
其中,细胞和基因疗法稳定增长。2024年,全球共有2069个CAR-T临床研究中心,比2020年的1297个增加了60%,其中包括中国的388个研究中心。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多的研究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自研新药比例排名创新高。2024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了93款新药,创近五年新高。2024年,中国在研药物数量位居全球第2位,2024年全球制药公司研发管线规模排名前25强中,共有4家中国企业上榜,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此外,2024年我国在医疗装备领域发表超2万篇SCI论文,科研产出居全球第一位,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主要科研中心展示了其强大的科研资源和创新能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相里斌还介绍,我国已建立23个生物产业基地,生物科技专利申请量、研发人员数量全球领先,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创新药、在研管线数量、上市新药数量均占全球30%以上。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产值突破1万亿元,生物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
本次大会紧扣国家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生物科技赋能未来·生物制造重塑世界”为主题,展示我国生物科技与生物制造领域最新成果。
线下展厅吸引了联影医疗、禾元生物等200余家知名机构和企业参展,共展出千余件产品,其中不乏多个全球首创。
比如,同济医院展示的光学脑机接口,在全球首创融合脑电图和近红外光谱多模态传感系统,主要用于脑出血康复。联影医疗展出了全球首款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uMR Jupiter、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uAI多元手术治疗平台等多款标志性产品。
本次大会还吸引古巴最大的国有医药集团古巴生物医药集团参会。古巴副总理爱德华多·马丁内斯·迪亚斯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和古巴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合作,是古巴最成功的合作案例之一,双方建立了合资公司、科研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合作模式,共同研发生产的药品造福了两国和其他国家的人民。比如,中国和古巴合作研制的首个EGFR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尼妥珠单抗,到目前为止已有超5万名中国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