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祁豆豆)10月19日,由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以“智慧新生,零介未来”为主题的“零噪声”DSA十大创新技术交流会在沪举行。
会议期间,联影医疗正式发布了包括“零噪声”高清低剂量成像、全景3D、集成式实时FFR和实时QCA、锥束CT定量灌注、自由呼吸、AI冠脉增强、腹部动态路图、uLingo智慧仿生语音系统、 uSpace数字孪生空间等在内的全球首创的介入诊疗十大引领性创新技术,联影DSA人工智能超级平台uVera全面焕新升级。

“零噪声”DSA十大创新技术交流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在致辞时表示,“130年前伦琴发现X射线,开启了医学影像的新时代,今天AI赋能下的介入医学则大步迈向人机协作的新阶段,未来我们的介入诊疗一定会变得更方便、更高效、看得更清楚、并发症更少,并且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
介入诊疗在当前医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凭借“精准、微创、高效” 的核心优势,已成为与传统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在致辞时表示,DSA作为介入诊疗的核心设备,其技术发展长期滞后于CT、MRI等其他影像设备。联影“零噪声”DSA的推出,标志着国产设备在图像质量、剂量控制、智能操作等方面已实现国际领先,尤其在AI算法与影像链优化方面的突破,打破了“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不可兼得”的传统认知。未来应持续加强医工融合,不仅可以推动中国医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同样可以推动国产设备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真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实现真正的共赢融合创新生态。
据悉,联影DSA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重大的产学研医融合创新成果,项目推进过程中,中山医院作为深度参与单位,钱菊英、颜志平等一批专家与联影研发人员一道,推进国产首台低剂量DSA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如今中山医院同样作为项目成果uAngio设备的“首发用户”,已经突破一万台手术量。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介入是我们超越影像实现‘诊疗联动’的关键一环。在一批专家的鼎力支持下,联影在介入领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实现了核心部件与算法的自主研发,并发布首创的‘零噪声’DSA,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战略性投入,与广大专家朋友一起,围绕三大方向推进创新与变革。一是基于先进设备与技术,共同开创新的诊疗场景与模式;二是深度融合AI、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加速智慧导管室等创新方案的研发落地;三是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推动诊疗规范与标准的建立,并将这些‘中国智慧’推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