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8 19:28:00 股吧网页版
中国机器人的八月狂欢 | 海斌访谈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彭海斌

  2025年的8月,是机器人之月。

  8月18日8:20,智元的人形机器人A2在上海完成了24小时自主行走;8月17日,127个品牌参与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赛跑、跳远等各项目在北京决出胜负;8月12日结束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了169家全球企业参与。

  这些都显示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兴起。在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既生产大量机器人,也是部署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这种趋势极可能在新型机器人时代得到延续,因为中国有更完备的供应链、大量创业者、以及广阔的市场。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有很大概率在与全球其他国家的人形机器人竞争中胜出。

  八月狂欢

  远征A2是一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17-18日,它通过“热插拔换电”方式快速补能,全程无遥控干预,自主完成避障、路径规划,完成了24小时户外行走。这一活动的目标是完成机器人稳定性、环境适应性以及硬件可靠性的实用化验证。

  “整个行业都没做过机器人全自主地走24个小时这件事儿。有白天有黑夜,有不定期出现的行人,就能全面地检验它从本体到算法,各种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王闯表示:“另外,我们希望在这种高温天气下,看一下整个机器人性能的上限。”

  8月15日-17日,一百余个人形机器人品牌同样接受了“检验”。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共设1500米、自由体操等26个赛项,487场比赛。参赛的这些机器人能跑动,能舞蹈,也跌倒、碰撞。它们在运动赛场上的比拼,就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激烈竞争现况的复现。

  8月8日-12日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来自全球的169家企业,带来了百余款新品,展示了新技术在工业、物流等场景中的初步应用。比如,越疆现场展示的新一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 Ⅱ,具有双脑决策、双臂协同的能力,它左手可将机械臂轴承旋紧至0.1毫米公差内,右手同步将各类零件分拣至六宫格料箱。

  越疆做人形机器人,开始得不算早。它从2023年才启动人形机器人研发,公司此前生产工业机器人。越疆之所以进场,是因为看到AI模型涌现带来的控制、认知、交互能力突破。

  “从工业走向人形,不是换赛道,而是向更高阶复杂系统进化。工业机器人擅长精准重复,人形机器人则要解决感知、认知、泛化等更高维度的问题。”越疆首席科学家郎需林表示。

  中国有不少公司类似越疆机器人,从传统制造业,甚至是工业机器人领域转身到人形机器人领域。比如打造了人形机器人贾维斯的均普智能,是一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成熟的制造业集成商;涉足人形机器人的小米集团是一家同时开发手机和汽车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这些企业的转变,顺理成章地带动了大量人才的迁移。而人才,是中国机器人企业的核心优势。

  梅卡曼德创始人、CEO邵天兰估计,过去几年间新成立的机器人上下游公司超过200家,假如一家企业有100位工程人才,那总体工程师人数有20万。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还不成熟,市场规模也还不大。这意味着,这个行业靠自身培养的人才,根本支撑不起目前的发展速度。

  “所需要的人才是不可能从本行业里冒出来的,就需要互联网、手机、家电等产业在过去这么多年间培养的人才。这个事儿极度重要,否则的话你凭空造不出这么多人才。”邵天兰说。

  全球范围来看,有强大的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基础的国家不过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寥寥数个国家。同时拥有大量软件工程师的国家数量就更少了。

  机器人产业恰恰需要硬件工程师与软件人才的紧密结合。从人才密集度的角度来看,中国具有独特优势。

  “几十万工程人才瞬间就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这个真的挺吓人的。咱们国家大,好像也就那么回事。但这在其他国家是很难很难想象的。”邵天兰说。

  中国之外,美国是目前少数能够为人形机器人提供足够人才与技术底座的国家。而且,这一轮的人工智能浪潮起源于美国,美国企业的人形机器人研究也走在前列。

  美国特斯拉开发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并预备在2025年制造出数千台产品。初创企业Figure AI的管理层同样表示,2025年会是关键的一年,准备生产、出货更多的机器人。

  “咱们在芯片、大模型方面,客观上肯定还是处于追赶的地位,但是机器人这块我觉得是有机会引领的。”邵天兰说。在一些特定机器人种类里,中国企业已经占据有利位置,“不管是割草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无人机,还是狗型机器人。”

  王闯感觉,在新一轮的机器人竞赛中,“最后一定是中国胜利”。这种判断的根据在于,近年来一些重要的硬件竞争中,比如激光雷达、无人机等,国外没有办法与中国企业抗衡。新能源领域的特斯拉也许是个例外,不过马斯克入主特斯拉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太大了,大家配合的效率太高了。这完全不是海外能够比的。”王闯说,虽然目前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的算法上有些落后,但国内追赶速度很快。而且如果国外企业的硬件本体很贵,做得不稳定,算法迭代速度会非常受限。

  先上岗,再进家

  “今年上半年,由于整个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以及政策支持,机器人整机厂商、零部件厂商平均有近50%-100%的增长,增长非常非常吓人。”宇树机器人CEO王兴兴近期表示。

  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先上岗,再进家,是机器人行业普及认可的现实路径。

  郎需林认为,各家机器人企业当下拼的不是谁的产品更像人,而是比谁的机器人能更快走上岗位。

  越疆判断,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的,将是低速、高频、刚需的场景,例如搬运、零售导引、园区巡检等。这些场景任务明确、环境可控,适合技术早期阶段部署。

  家庭用机器人更是一个亿万级市场。从工厂走向家庭,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安全性、价格和服务体系的完整闭环。

  越疆科技市场总监谢凯旋认为,机器人进入家庭不是能不能,而是何时能像家电一样简单。“我们相信,在未来10年,每个家庭都会有一台机器人,就像每个家庭都拥有冰箱、洗衣机一样”。

  中国在工业机器人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带来乐观预期。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贵之透露,2024年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的新装机数量下降了3%,其中亚洲下降2%、欧洲下降6%,美洲甚至下降9%。但中国是个例外。

  中国2024年工业机器人的装机数量有5%的增长,这也使得中国在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51%上升到2024年54%。全球超过一半的工业机器人部署在中国的汽车、冰箱等企业的工厂里。

  汽车和消费电子产业一直是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大户,而中国无疑是消费电子、汽车最大的制造和消费国。这些使用了大量传统机器人的产业,也是人形机器人的最大用武之地。

  风险资本也是中国创新的助燃剂。

  2024年的机器人产业融资本就火热,2025年更是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据IT桔子数据,2025年前5个月,中国市场上机器人融资额23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209亿元。

  人才、资本和产业链都在向人形机器人领域集聚。尽管人形机器人现在只能处理特殊任务,真正的多用途人形机器人的实现还有距离。但下一次技术的突破,也许为时不远了。

  王兴兴认为,机器人的硬件已经勉强够用,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机器人大模型或者具身智能还不太够用。“目前感觉有点像ChatGPT出来前面1-3年左右时间。整个业界已经发现了类似的方向以及技术路线,但是没人把它做出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