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3 21:02:30 股吧网页版
荣昌生物上半年亏损4.5亿,经营现金流仍吃紧!核心产品BD交易获超5亿首付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林昀肖


K图 688331_0


K图 09995_0

  作者:林昀肖

  2022年以来,在经历连续三年半年报亏损且亏损不断扩大后,荣昌生物(688331.SH)在2025年上半年亏损大幅缩窄。

  8月22日,荣昌生物公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0.98亿元,同比上升48.02%;归母净利润亏损4.50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亏损7.80亿元有所减少;扣非净利润亏损4.46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亏损7.94亿元有所减少;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46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有所增加。

  荣昌生物在半年报中指出,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的亏损减少,主要是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持续增加,产品毛利率持续增长,销售费用率下降,研发投入减少导致。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是荣昌生物两大核心产品,均于2021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据荣昌生物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6.47亿元,同比下降19.72%,研发费用下降主要由于公司不断优化在研产品管线,研发投入减少所致。报告期内,荣昌生物销售费用为5.26亿元,同比增长34.93%,随着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的准入医院数量及覆盖药房数量大幅度增加,公司市场投入加大导致销售费用相应增长。

  荣昌生物虽在上半年实现亏损大幅缩窄,但仍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据Wind数据,在2022-2024年,荣昌生物连续3年亏损,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2.60亿元、-15.03亿元、-11.14亿元。2025年上半年,荣昌生物经营现金流净额虽同比增长,但仍然为负。同时,荣昌生物上半年货币资金为12.74亿元,短期借款则高达13.2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59.70%。

  荣昌生物在半年报中也指出,报告期内,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46亿元,营运资金依赖于外部融资。若公司未来营运资金不足以覆盖所需开支,将会对公司的资金状况造成压力,若公司无法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取得盈利或筹措到足够资金以维持营运支出,公司将被迫推迟、削减或取消研发项目,影响在研药品的商业化进度,从而对公司业务前景、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025年上半年,荣昌生物的出海BD交易引发行业广泛关注。6月26日,荣昌生物将核心产品泰它西普海外权益授予美国Vor Biopharma(以下简称Vor Bio)公司,首付0.45亿美元,潜在总收益高达41亿美元。然而,在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冷淡,公告当日荣昌生物股价大跌。

  核心产品销售放量

  在荣昌生物的产品管线中,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已经上市,是荣昌生物的两大核心产品。其中,泰它西普是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注射用重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双靶点的新型融合蛋白产品,目前其治疗重症肌无力(MG)、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三个适应证已获批国内上市。

  荣昌生物在半年报中介绍,泰它西普于2021年3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并销售,同年12月,该产品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SLE。2025年5月,泰它西普重症肌无力适应证在中国获批上市。截至2025年上半年,荣昌生物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已完成超过1000家医院的药品准入。

  在海外市场,泰它西普治疗MG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该适应证已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及美国和欧盟药监机构孤儿药资格。2025年6月,根据荣昌生物与VorBio的授权许可,VorBio继续推进泰它西普用于治疗MG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2025年上半年末,患者入组工作正在进行中。

  维迪西妥单抗是荣昌生物研发的原创抗体偶联(ADC)药物,以肿瘤表面的HER2蛋白为靶点,主要适应证有尿路上皮癌(UC)、胃癌(GC)及乳腺癌(BC)。

  据荣昌生物半年报介绍,维迪西妥单抗已于2021年6月获NMPA上市批准,并于同年7月销售,同年12月,该产品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HER2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C。于2023年1月,该产品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HER2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截至2025上半年,荣昌生物肿瘤商业化团队已完成超过1000家医院的药品准入。

  在海外市场,2020年9月,维迪西妥单抗治疗UC适应证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证。

  2021年,荣昌生物已将维迪西妥单抗全球(除亚洲部分区域外)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授予Seagen,荣昌生物获得2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2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等。Seagen后被辉瑞(Pfizer)收购,相关权益也转移至辉瑞。

  根据授权许可,Seagen已于2022年上半年开展一项国际多中心、多臂、开放标签的II期关键性临床试验,以评估维迪西妥单抗作为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后HER2表达UC患者的疗效,目前该项临床试验正在推进中。

  半年来两项出海BD

  2025年上半年,荣昌生物的出海BD交易动作频繁,也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其中,美国东部时间6月25日,荣昌生物宣布,将公司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Vor Bio,Vor Bio将获得泰它西普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

  作为对外许可交易对价一部分,荣昌生物及其全资附属主体荣普合伙将取得Vor Bio价值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总金额42.3亿美元,此外荣昌生物还将收到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款。

  然而,在此次交易公布后,荣昌生物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6月26日,荣昌生物A股开盘大跌14.45%,此后跌幅一度触及跌停,最终收跌18.36%;港股开盘大跌14.76%,此后跌幅一度超过25%,最终收跌11.71%。

  此次交易首付款较低,仅有0.45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迎来BD交易大爆发,医药魔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已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其中,三生制药与辉瑞的交易获得12.5亿美元,打破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

  与此同时,Vor Bio是一家交易前市值只有5000万美金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非国际知名药企,且近年来经营情况不佳。2024年年底,Vor Bio收到纳斯达克的不合规通知,需要在180天内将股价提升至1美元以上,以避免退市风险。今年5月8日,Vor Bio宣布暂停所有临床和生产活动,裁员约95%,仅保留8名员工以维持基本运营并寻求战略替代方案。

  在此次交易中,除相关付款及销售提成安排,还涉及认股权证方面。根据许可协议,荣昌生物取得合作方价值8000万美元的认股权证,有权认购VorBio3.2亿股的普通股,行权价格为每股0.0001美元。

  在完成泰它西普的对外授权交易后,荣昌生物继续推动其他创新药产品的BD交易,并于近日再度达成一则对外授权交易。

  8月19日,荣昌生物与日本参天制药子公司参天中国达成协议,将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C28-E注射液有偿许可给参天中国,参天中国将获得RC28-E在大中华区及韩国、泰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而荣昌生物将保留RC28-E在上述区域以外的全球独家权益。

  根据协议,荣昌生物将从参天中国取得2.5亿元的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5.2亿元的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和最高可达5.25亿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此外,荣昌生物还将根据授权地区的产品销售额收取高个位数至双位数百分比的梯度销售分成。加上上述BD交易,荣昌生物共获得超过5亿元首付款。

  荣昌生物在该交易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将快速推动RC28-E的市场准入与患者覆盖,显著缩短商业化周期,为眼底疾病的治疗提供创新且高效的解决方案。对于荣昌生物的这一笔BD交易,市场反应较为正常,8月19日收盘,荣昌生物A股上涨1.66%,港股上涨1.18%。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