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1 17:53:00 股吧网页版
45万字爆料硬刚!华熙生物涉嫌严重财务造假?千亿元市值蒸发背后藏多少雷?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K图 688363_0

  7月25日深夜,一条朋友圈引爆了舆论关注。

  用户“李振华熙生物IR”自称是华熙生物前核心资本操盘手、曾为该企业“吹哨人”,在朋友圈发布“不自杀声明”:“我,David,没有自杀倾向;如我遭遇不测,那绝非我的本意……这是留给家人和世界最后的证据……”声明中,他直指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存在发债造假问题,宣称已撰写45万字文稿揭露内幕,并将向监管部门提交关键证据。

  次日,华熙生物迅速作出回应。

  “医美之王”涉嫌严重财务造假?

  7月26日,针对部分网络平台用户发布的相关信息,华熙生物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网络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图片来源:华熙生物官方微博

  华熙生物在官方声明中明确指出,近期网络上流传的相关信息均为毫无根据的捏造,属于对事实的恶意歪曲,已涉嫌构成诽谤犯罪。公司已就此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步向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举报,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造谣者及恶意传播该信息人员的法律责任。

  华熙生物进一步在声明中说明:“昨日晚间,公司发现部分网络平台用户发布了针对我司的严重不实信息。经核查确认,这些信息来源于境外网站,内容纯属凭空捏造、恶意歪曲事实,对公司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其中部分内容还涉及政治谣言,性质极为恶劣。”

  据华熙生物透露,经调查核实,上述不实信息的发布者李某曾担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在事发前于华熙体系内工作了18个月。2018年,李某通过个人注册第三方公司的方式,骗取了本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款项。后续券商在查阅华熙昕宇年报时发现了该笔异常款项,李某的职务侵占行为才得以败露。

  图片来源:北京市公安朝阳分局

  事件发生后,华熙昕宇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规定,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提起公诉。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李某为减轻自身罪责,曾向公司提交道歉信,还提出除退还900万元侵占款项外,给予公司额外赔偿,但公司坚持依法处理,对其这一要求未予理会。

  图片来源:华熙生物官方微博

  公开资料显示,华熙生物作为一家生物科技企业,以全球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为起点,重点聚焦糖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两大基础学科,凭借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转化优势,为生命健康领域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业绩遇下行压力

  营收、净利双降亟待破局

  资本市场的反应已清晰展现这一态势。2021年7月,华熙生物股价曾攀升至314.99元/股,对应市值突破千亿元;但截至2025年7月28日,其股价已跌至约52.51元/股,市值缩水至252.9亿元,区间跌幅超80%。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公司业绩端同样面临显著压力。

  据2024年年报数据,华熙生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61%;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0.59%,这一跌幅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进入2025年,业绩下行趋势未改,一季报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继续走低,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0.77%和58.13%。从2023年到2025年,公司已连续三年遭遇业绩承压,整体盈利能力呈现明显的下滑态势。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核心业务方面,华熙生物的玻尿酸业务承压明显。2023年,公司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1.83%,2024年占比下降至47.84%

  竞争激烈,风波不断

  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华熙生物虽已采取调整举措,但从当前情况来看,相关成效尚未得到体现。而主打重组胶原蛋白的巨子生物却一路高歌猛进,在2024年实现了超20亿元的盈利,市值一度突破900亿港元。

  今年5月17日,多家券商发布研究报告,看好以“胶原蛋白”为主营业务的竞争对手巨子生物,报告中更将华熙生物的核心产品“玻尿酸”描述为“上一代产品”。对此,华熙生物主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文章,公开驳斥多家券商所鼓吹的“透明质酸钠过时论”。

  这篇篇幅超6000字的文章中,华熙生物态度强硬,直接点名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等9家券商的研报内容,指出这些报告通过非科学性对比,存在刻意贬低透明质酸价值、片面抬高重组胶原蛋白地位的问题。

  在这场数月的争论中,期间华熙方面间接投资的网红“大嘴博士”也因为直指巨子生物的核心产品可复美胶原蛋白含量不足,涉嫌夸大宣传、配方表造假掀起巨大关注,随后,大嘴博士的微博、抖音账号因为被列入“涉企网络黑嘴”遭到封禁处罚。

  除了竞争激烈问题以及文章开头提到的事件外,近年来华熙生物深陷多起风波,争议不断。

  2022年11月,一则“前员工向山东证监局及中国证监会举报董事长赵燕侵占股东利益”的消息,将华熙生物推至舆论焦点。据举报内容,该前员工持有市值8.8亿元的华熙生物股票,却被赵燕要求以2亿元价格转让给其指定公司,否则将面临“免职待岗”的威胁。事后,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向媒体回应称,前员工的举报对象实为华熙国际,并非上市公司本身;且监管部门已给出明确审查结果,未对公司作出任何处罚,足以证明公司不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自称华熙集团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的崔广平也公开“自曝被坑”。据其透露,赵燕为华熙集团实际控制人,他与另一位创始人蔡彤虽未在股权结构中体现持股,但各自享有10%的利润分红权,然而直至2022年9月,他始终未收到应得的分红。

  2024年6月16日,华熙生物旗下高端院线品牌夸迪的前主理人枝繁繁(本名程菲)离职后,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明确表示已对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公开道歉。枝繁繁在视频中称,5月16日,夸迪官方客服号在所有经销商群中公开“造谣”,将代理商“付货款后未收到发货”的问题归咎于“所有货款都在枝繁繁手中”。对此,她曾在朋友圈发文怒斥“华熙造谣诽谤个人声誉”,并表态“既然老东家如此,那就公堂见”。同年6月26日,华熙生物就此事发布声明作出回应。

  不过,上述多起风波最终如何平息,外界始终未能得知具体细节;而事件中的是非曲直,也成了一桩桩各执一词的“罗生门”。

  而抛开这场最新争议,华熙生物正面临的现实挑战已然清晰:股价从千亿元市值巅峰跌去超80%,三年蒸发超千亿元;营收净利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净利润创上市最大跌幅,核心玻尿酸业务占比显著收缩;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对手强势崛起的竞争下,其行业龙头地位亦承压。叠加过往数年频发的前员工举报、创始人分红纠纷、品牌主理人诉讼等风波——这些结局未明的争议与持续下行的业绩曲线交织,不仅让“医美之王”的光环渐褪,更让市场对其治理合规性、业务韧性及未来发展充满疑问,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后续走向无疑将持续牵动资本市场与公众的目光。(《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