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间,外网视频平台YouTube账号“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更新三条编号为“真相湿地014-017”的系列视频博客,再次将矛头直指上市公司华熙生物(688363),指控其存在财务造假等严重问题。
截至发稿,该账号已更新17条华熙生物爆料视频,这是继7月首次公开举报、引发市场关注后的一次后续行动。

据账号简介,“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作者David为华熙生物吹哨人,原华熙资本市场部总经理、原华熙生物首席执行官特别助理兼全球投资者负责人、原国美电器(00493)首席财务官助理兼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负责人。
境外平台持续“爆料”,2025年或迎爆料书出版
在7月的举报中,David披露华熙生物内部财务造假细节,并宣称掌握公司多项“实锤”证据。7月26日,华熙生物迅速发布《关于网络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直指发布者实为涉案前员工李振。声明称,李振2018年通过注册第三方公司,骗取本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款项,涉嫌职务侵占罪,详情见《财中社》文章《吹哨人还是诽谤者?华熙生物遭前员工指控财务造假》。
然而,举报者并未偃旗息鼓。
《财中社》注意到,李振通过账号“bnsqueen”公开2022年5月29日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出示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回应华熙生物并表示:“华熙只给你看故事的开头,我给你看结局”。

面对华熙生物的指控,李振在接受一财采访时表示,公司声明刻意回避了他提出的财务造假核心指控,他坚持自己并非公司声明的“职务侵占者”,而是因发现财务造假拒绝配合而遭构陷的吹哨人。
7月31日,李振在个人网站发布题为《一份声明,一份供状:再解华熙“三位一体”立体打击战术》的文字材料,指责公司利用“公关、法律、资本”三路同时发力,试图瓦解舆论压力。
他表示:“华熙的这份声明,对我而言,就是一份公开的战书,更是一份自我认证的供状。它没有反驳我提出的任何一项事实证据,反而完美地展示了他们一贯以来是如何处理麻烦制造者的。”
在YouTube视频中,他详细描述所谓“造假模式”的运作逻辑,并声称相关内容已整理成书,将于2025年正式出版。
股价波动,赵燕重回业务一线
目前,华熙生物方面尚未对最新视频与声明作出公开回应。二级市场上,华熙生物的股价自7月风波爆发以来波动明显,投资者情绪持续受到影响。截至8月13日早盘,公司股价报53.31元/股,跌幅0.63%,总市值257亿元。
一方面是持续发酵的舆论危机,另一方面华熙生物控股股东于8月7日抛出一份增持计划。公告显示,华熙昕宇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以2亿至3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在增持公告中,华熙生物罕见地以诗意语言回应外界质疑:“公司曾创造过高歌猛进的业绩高峰,也已走过荆棘动荡的波澜岁月”。文件同时透露,董事长赵燕已重回业务一线,并通过全面梳理业务脉络和人才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以科技为内核的发展逻辑。

在风波爆发前的2025年5月,华熙生物修订《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大幅强化问责条款。新规不仅将追责范围扩大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更明确规定 “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对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承担主要责任”
在港股与A股资本市场,涉及上市公司造假的举报近年来并不鲜见,但像此次这样由前员工实名(或半实名)持续跨境发声,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多轮信息投放的案例相对罕见。这一事件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信息真伪、监管效率以及公司公关策略的更多讨论。
随着举报者承诺未来继续发布材料,以及相关书籍的筹备出版,这场围绕华熙生物的争议显然仍将延续。市场的疑问也愈加尖锐:在真相揭晓之前,究竟谁在吹哨,谁在诽谤,谁又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