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陈婷赵毅深圳报道
一款标注“医用械字号”的水光产品在院方人员的推介中被混淆适用范围,院方对其产品资质作出误导性陈述,并诱导消费者接受违规注射服务。
近期,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以下简称“韩妃整形”)因上述行为被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撤销“AAAAA医疗美容医院”评价等级(以下简称“5A评级”),并被指“在经营活动中存在严重失信与违规问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通知显示,8月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调查》栏目集中曝光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其中,韩妃整形在其大众点评平台上架一款标注“医用械字号”的“丝丽516动能素”水光产品(售价228元)。经核查,该产品实际仅持有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家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外用,严禁用于侵入性注射。
据央视报道,上述涉事产品注册证编号为“湘械注准20222141869”,注册人名称为华熙生物科技(湘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潭华熙”),其为华熙生物(688363.SH)全资子公司。该产品用于非慢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为创面愈合提供微环境。
近日,记者联系采访韩妃整形方面,一位吕姓负责人在电话中回应称,上述央视报道相关内容“不属实”,并匆匆挂断电话。
8月28日,华熙生物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证编号为“湘械注准20222141869”的产品,与华熙生物法国子公司Revitacare无关。湘潭华熙是上述产品的生产厂家,该产品生产全程符合国家监管及相关法规要求。“我司未向医美机构销售该产品。相关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医美机构违规使用产品行为我司并不知情。华熙生物一贯坚持合规经营。公司始终坚信,合规不是企业的最高标准,而是最低底线。未来,公司将持续投入合规培训,联合监管部门开展医师操作规范培训;推动III类械水光适应症标准细化,倡导杜绝‘妆字号’‘械Ⅱ类’产品违规注射乱象。”
“械字号”概念遭混淆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注册证编号“湘械注准20222141869”的产品名称为医用生物胶,由透明质酸钠及CT90基质溶液组成,管理类别为第二类,即俗称的“械Ⅱ类”。
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注射到真皮层的产品必须取得Ⅲ类医疗器械认证。据央视报道,韩妃整形相关工作人员在推介上述产品的过程中,从咨询顾问至院长层级均对产品资质作出误导性陈述,混淆产品适用范围,诱导就医者接受违规注射服务,并声称:“只要是‘械字号’就可以放心注射。”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在其发布的通知中表示:“此行为违反国家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规定,背离医疗安全核心准则,造成较大不良社会影响,亦与我会‘AAAAA医疗美容医院’称号所要求的诚信规范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相悖。”
记者查阅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披露的相关资料获悉,医疗美容专科医院最高等级为5A,门诊部最高等级为4A,诊所最高等级为3A。韩妃整形于2023年获得5A评级,有效期为2024年1月至2026年12月,参与当年评级的申报机构须符合的条件包括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具备相应的场地、人员、设备、设施;截至2023年5月15日,依据现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式运营满2年,且申报前1年内无重大事故、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记录、无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的事件。
工商信息显示,韩妃整形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735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黄招标,法定代表人为陈剑鸿。韩妃整形控股股东广东韩妃医院投资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医学美容,是一家集临床、科研为一体的大型整形美容连锁集团。企查查显示,自2022年以来,韩妃整形卷入多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水光产品乱象
近日,记者搜索大众点评平台发现,韩妃整形已下架此次涉事产品。不过,该平台上仍有商家销售名称为“丝丽516动能素”的同类水光产品,且在表述中不时将其称之为“药”,操作流程包括敷麻药、“机打”(即机器注射)等。
在咨询过程中,有商家虽在商品介绍中指明其提供的“丝丽516水光”产品属于“械二类”水光,而国家明确规定只有械三类医疗器械的水光产品可使用机打或手打,所以其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中式微雨灌溉疗法”。该商家客服向记者介绍称,具体就是用涂抹滚针的方式,也需要敷麻药。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所谓的“滚针疗法”即是使用一种类似于滚轮的小工具(上面布满微小的针头),在皮肤表面滚动,刺激皮肤。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对美肤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美水光产品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乱象。记者此前在走访中亦发现,部分“妆字号”产品被相关医美机构用以违规注射,有的医美水光产品来历不明。
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中国轻医美产品行业白皮书》显示,市面流通的医美针剂正品率仅35%。随着医美服务机构数量增加,假货、水货横行等突出问题逐步暴露,消费者因专业认知不足难以甄别真伪,对正品的认知亟须提升。
据《广州日报》报道,对于近期央视报道的水光产品乱象,8月4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广州市疾控中心(广州市卫生监督所),越秀区、花都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涉事医疗机构进行了执法检查。目前已对韩妃整形的相关违法行为依法予以立案调查,此外,两家机构采用“滚针”或“黄金微针”后涂抹的方式为消费者使用“丝丽516”和“丽驻兰黑盒”的行为,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