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圣诺医药-B(02257)股价单日飙升19.91%,月内涨幅已超90%。消息面上,公司宣布以每股12港元向华熙生物(688363)旗下香港子公司等三名投资者定向增发1735.24万股,较最新市价折让近两成,合计募资净额2.06亿港元。这笔“输血”将全部用于日常运营,而华熙生物则借此成为圣诺医药的战略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被投方正处“零收入、持续亏”阶段。2025年半年报显示,圣诺医药上半年亏损369.8万元,2024年全年亏损5138万元,且至今没有产品上市销售。其核心管线STP705虽在全球siRNA抗癌领域率先拿到积极Ⅱ期数据——皮肤基底细胞癌180μg剂量组患者肿瘤100%完全清除——但仍处于Ⅲ期临床,离商业化至少还有“临门一脚”。
反观投资方,昔日“玻尿酸大王”华熙生物同样“压力山大”。2025年半年报被公司称为“史上最差”: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6%;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骤降35.4%;扣非净利1.73亿元,降幅更是达到45%。占据四成营收比重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连续第二年双位数下滑,上半年收入9.12亿元,同比减少34%。
业绩滑坡之下,华熙生物8月抛出上市以来首次增持计划——控股股东拟6个月内拿出2亿至3亿元回购股份,以提振市场信心。而此次入股圣诺医药,则被视为其从“玻尿酸原料+医美”向“生物医药”跃迁的关键落子。
华熙生物在近日举办的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公司不仅是财务投资人,更将在业务端与圣诺医药深度协同:在原料端,华熙的医药级透明质酸、麦角硫因等活性物可直接对接圣诺RNAi项目的制剂需求;在技术端,圣诺拥有亚洲首个非肝靶向的PNP递送平台,可弥补华熙在小核酸药物递送上的空白;在应用端,双方计划把RNAi技术及PNP平台延伸至医美、皮肤科学、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领域,探索“药-美”融合的新场景。
不过,市场仍存疑虑:圣诺医药首款产品能否顺利闯关Ⅲ期并获批?华熙生物能否借此扭转业绩三连降?业内观点指出,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短期内难以为上市公司贡献利润,这场“抄底式”联姻的成效至少需2—3年才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