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8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为积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4月29日发布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推动公司在优化经营、规范治理、积极回报投资者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根本利益,全方位推动上市公司经营模式的持续优化与升级,公司特制定《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总结2024年度方案执行情况,并明确2025年度的优化目标和提升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公司经营质量和运行效率,保障投资者权益,回报投资者信任,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具体情况如下:
一、双轮驱动,产业升级
2024年,公司以“一核两翼多板块”战略为指引,在巩固噪声振动污染精准防治业务优势的同时,重点推进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业务落地,通过“物理防治+数字监测”的技术融合与大数据赋能,加快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防治装备+数据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同步优化业务结构,推动新建线路与改造项目协同发展,构建覆盖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业绩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一)聚焦主业,经营业绩显著提升
2024年,城轨项目施工进度提速明显,公司主要产品钢弹簧浮置板销售量约为85.74公里,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35.6公里,增幅为140.86%。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07.32万元,同比增长30.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5.20万元,同比增长773.15%。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综合已执行订单及新增订单情况,公司共有在手订单6.74亿元。
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构建了“研发-应用-迭代”的快速响应机制,自主研发的橡胶弹簧浮置板在乌鲁木齐2号线获得首个商业合同,匹配更高时速的市域(郊)轨道减振垫在天津8号线延长实现首次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在轨道减振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二)发力声纹,子系统应用落地开花
2024 年,公司重点推进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的商业化落地,着力构建“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商业运营”的完整产业闭环。在应用层面,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模化部署;在商业模式上,推出智能监测设备销售与智慧运维服务相结合的业务体系。
1、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
(1)商业化合同落地
与中铁五局集团下属公司签订“车载轨道声纹检测仪(自定位线路检查仪)”采购合同,实现该声纹检测设备的商业化应用。此次合作不仅验证了产品的市场价值,更为后续在城轨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2)成果获权威认定
“城市轨道交通自定位线路检查仪”成功入选《北京市 2024 年第三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医药健康等其他领域)》,标志着该产品在技术创新性和应用价值方面获得相关主管部门认可。
2、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
2024 年,公司积极拓展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版图,成功在天津、郑州两地的两条轨道线路上完成 10 个断面的监测部署。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已累计在北京、郑州、兰州、天津等多个城市的 7 条轨道线路上实现应用,部署轨道监测断面 52 个。
3、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
(1)首台套落地
成功签订“地铁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销售合同,以完善天津相关线路的在线轨检巡检集成设备的数据管理功能、提高设备检测数据利用效率,实现在线轨检巡检集成设备和其他工务检测、监测设备系统的一体化管理。
(2)大铁应用突破
中标准池铁路(内蒙古至山西的重要煤炭运输通道)“基础设施数字化二维图形管理系统”项目,这是公司技术首次应用于国家铁路体系。项目涵盖铁路全要素外业数据采集、内业建模及数字化平台建设,标志着公司产品成功从城市轨道交通向干线铁路市场延伸。
4、轨道声纹监测系统示范工程
2024 年,公司在北京地铁 14 号线实施“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
示范工程,完成相关线路设备部署。该系统的实际运行将能够获取大量的城轨振动噪声数据,为系统的算法迭代与产品升级提供关键支撑,同时为后续规模化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三)拓展领域,创新突破传统界限
2024 年,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升级和思维突破等路径,积极推动跨领域技术融……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