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8
证券简称:九州一轨
证券代码:688485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
半年度评估报告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九州一轨”)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的专项行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投资者回报,于 2025 年 4 月披露了《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系统规划相关举措。
2025 年上半年度,公司根据行动方案积极开展和落实相关举措并认真评估
实施效果,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北
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的议案》,现将主要进展及工作成果报告如下:
一、聚焦核心业务,推动发展质效变革
(一)同步深化业务结构和精益运营质量
近年来,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稳步推进战略转型,从单一的城轨减振降噪产品提供商,升级为覆盖城轨、桥梁、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智能监测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此过程中,基于声学研究这一核心,公司逐步构建了“一核两翼多板块”的业务格局:
物理防治业务(一翼):基于噪声振动污染源的物理属性,持续研发减振降噪技术及系列产品,提供精准物理防治解决方案;
声纹诊断业务(另一翼):基于声纹信息属性,融合人工智能、声纹大数据和状态监测技术,拓展智慧运维、结构安全评估及病害治理等声纹诊断服务。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质量显著提升,成功实现经营性减亏,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收窄 1333.99 万元至-213.31 万元,增长 86.21%。主要原因为以下方面:
1、通过优化产品价格策略,实现产品单价提升和毛利率改善;
2、运营效率明显提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开展的清欠专项行动支持下,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提升;
3、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坏账准备同比减少,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增强。
(二)打造数字智能化产能体系
公司坚持北京和广东“双中心”发展的运营模式,设立一北一南两大产研基地。2025 年上半年度,公司 IPO 募投项目的核心工程——北京房山区噪声与振动综合控制产研基地(二期)(以下简称“二期产研基地”)建设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该募投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标志着公司在深化“京津冀+珠三角”双核战略布局、强化自主创新与产能升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更承载着企业向“工业人工智能”转型的战略使命,将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能保障。二期产研基地建成后,公司将实现行政、研发、生产、销售四位一体的集约化管理模式,显著提升研发转化效率和生产协同能力。
二、坚持自主创新,声纹监测构筑技术壁垒
(一)突破高精度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技术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声音解构”核心技术战略,加速业务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依托在轨道交通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公司成功攻克轨道在线监测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实现重大突破。基于这一科研成果,公司完善了“声纹识别+智能诊断”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成功实现轨道状态全时域监测与故障预警的工程化应用。目前,该技术已形成标准化产品体系,应用范围可从轨道交通运维快速拓展至石油石化管网监测、
电力设施健康诊断及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预警等多个领域,初步构建起跨行业的智能监测生态系统。展望未来,公司将通过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持续推进从传统减振降噪领域向智能监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
(二)自定位线路检查仪系列产品全面升级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重点优化了 JCYB021、JCYB031两款自定位线路检查仪。新一代产品在 JCYB011 型基础上实现三大突破:一是功能拓展,新增噪声、温湿度及空气质量检测模块,检测维度更加全面;二是场景延伸,产品适用范围已从基础轨道检测拓展到晃车检测、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估及乘坐舒适度分析等多元化场景;三是算法升级,创新采用振噪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大幅提升智能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 12 个重点城市的 51 条地铁线路成功应用,为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城轨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设备迭代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成功推出第二代城轨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设备,在性能……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