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三大指数表现分化,收盘时沪指涨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跌0.47%。沪深两市成交额2.4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58亿元。盘面上,数字货币概念集体大涨,油气股表现活跃,银行股逆势走强。相反,稀土永磁、PEEK材料、液冷服务器、CPO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DeepSeek概念表现活跃
具体到盘面,DeepSeek概念在周四表现活跃,板块中三未信安、北信源、天融信、京北方纷纷涨停;*ST东通、路桥信息、每日互动、天顺新材大涨超10%。

消息面上,在市场普遍期待DeepSeek-R2发布之时,8月21日,DeepSeek先行宣布发布DeepSeek-V3.1。据上海证券报报道,DeepSeek-V3.1的亮点在于三方面:一是实现混合推理架构;二是更高的思考效率;三是更强的Agent能力。
此外,DeepSeek还宣布涨价。北京时间2025年9月6日凌晨起,DeepSeek将调整开放平台API接口调用价格:DeepSeek-V3.1每百万输入tokens价格分别为0.5元(缓存命中)和4元(缓存未命中);每百万输出tokens由8元提高至12元。此外,DeepSeek原有夜间时段优惠取消。
事实上,近期科技巨头在密集迭代大模型,比如OpenAI正式发布了GPT-5,阿里巴巴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千问3最新版基础模型(非思考版)、千问3推理模型和AI编程模型Qwen3-Coder等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在此前召开的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上线提供服务。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为141亿元,较上年增长83.92%,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达到294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495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当前AI大模型的用户渗透率仍较低,大模型发展仍处于中初级阶段,产业化应用周期才开始,大模型带来的算力投资方兴未艾,资本开支会随着大模型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投资的天花板可以很高。
02
液冷服务器概念退潮
相反,近期表现强势的液冷概念在周四迎来明显回调,板块中川润股份、飞龙股份、金田股份纷纷跌停;同飞股份大跌超10%;方盛股份、德邦科技、申菱环境、鸿富瀚等也明显下跌。

这一波液冷概念股行情,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7月初美国云服务商CoreWeave宣布全球率先部署英伟达GB300NVL72系统,该机型采用全液冷机架级设计;二是华为昇腾发布的384超节点服务器集群亦采用液冷+微结构导热方案。业内人士表示,头部厂商的技术路线在很大程度上为产业确立了风向标。
周四之前,液冷概念指数在8月累计大涨29.68%,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4.8%。板块中金田股份、飞龙股份、欧陆通、大元泵业纷纷飙涨,累计涨幅均超80%。
而在热度背后,也潜藏非理性炒作。比如7月以来的大牛股淳中科技多次公告,公司业务不涉及液冷服务器的生产制造,仅参与液冷测试平台等测试环节,相较于通用元器件产品而言市场空间差距很大。
刚刚走出6天5板的腾龙股份也曾提示风险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能够识别的终端用于服务器液冷的电子水泵产品销售及开发费用收入约80万元,用于储能电柜液冷的胶管产品销售收入约97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小,对公司报表影响小,业务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周四,腾龙股份跌停收盘。
往后看,随着AI的快速发展,液冷相关标的仍被积极看好。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随着NVIDIA GB200 NVL72机柜式服务器于2025年放量出货,云端业者加速升级AI数据中心架构,促使液冷技术从早期试点迈向规模化导入,预估其在AI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14%,大幅提升至2025年33%,并于未来数年持续成长。
03
可继续积极参与市场?
整个市场而言,国都证券表示,大盘整体继续处于震荡上行趋势当中,交投活跃度以及市场情绪都维持在较高水平,投资者短期可继续积极参与市场。
华泰证券则表示,A股量价齐升,交易型资金活跃度位于高位但并未出现明显拥挤信号。此外,外资交易活跃度回升,但配置型外资尚未形成净流入趋势,或是后续行情的主要增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