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盘中最高涨至3892.74点,突破前期3888.6高点,创下阶段新高;科创50指数逆势活跃,盘中涨超2%。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870.60点,跌0.12%;深证成指报12924.13点,跌0.43%;创业板指报3020.42点,跌1.09%。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25483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837亿元。
盘面上,市场午后震荡放量,资金集中于芯片产业链,存储芯片领涨,兆易创新、香农芯创盘中均触及涨停;房地产板块震荡拉升,苏宁环球收获4连板、新大正2连板;影视股反复活跃,金逸影视3连板;机器人概念热度延续,首开股份走出8天7板行情。
芯片产业链集体走强
9月12日,芯原股份复牌,股价快速拉升至20%幅度涨停,收盘报183.6元/股,最新总市值接近千亿元。受此提振,芯片产业链涨势喜人,存储芯片方向领涨。截至收盘,精智达以20%幅度涨停,香农芯创、北京君正、江波龙涨超10%,德明利涨停。
此外,AI芯片龙头寒武纪-U股价午后大幅拉升,盘中涨近10%,股价最高涨至1522.22元/股,超越贵州茅台(同期股价为1517.77元/股),随后涨幅回落。截至收盘,寒武纪-U涨7.28%,报1488元/股,最新总市值6225亿元,全天成交额286.95亿元,位居A股第一。
产业动态方面,芯原股份近日公告称,截至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30.25亿元,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高位,创公司历史新高。7月1日至9月11日,公司新签订单12.05亿元,较去年三季度大幅增长85.88%,新签订单已创历史新高,其中AI算力相关的订单占比约64%。除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外,公司在手订单持续保持高位,预计将对公司后续经营业绩产生深远影响。
中信证券研报称,未来先进存储积极扩产,有望拉动半导体设备需求。预计今年先进存储晶圆厂扩产需求保持稳定,2026年随着新产线落地,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叠加上游环节需求,有望带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和材料环节加速成长。
机器人概念持续活跃
近期,机器人概念热度延续,首开股份走出8天7板行情。截至收盘,沃尔德、金信诺涨超10%,卧龙电驱、福莱新材、上海建工涨停。
9月11日晚,首开股份发布公告称,自9月3日以来,公司股票交易呈现出交易量明显增长、换手率大幅提升、股东人数显著增长、个别机构股东出现减持清仓等情况,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开源证券电子团队发表观点称,近日人形机器人消息不断,特斯拉为马斯克制订1万亿美元薪酬计划,战略全面转向AI,预示机器人产业落地进入“临门一脚”阶段;宇树、智元等头部机器人明星企业将加速资本化;小米、赛力斯、理想等主机厂或将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四季度,机器人板块有望在海内外共振下,开启面向2026年全年的大贝塔。特斯拉链聚焦“强确定性”,国产链把握“供应链卡位”与“应用场景放量”两个方向。
趋势性上涨行情中坚守强势主线
关于近期市场走势,华安证券策略团队发表观点称,趋势性上涨行情的中长期逻辑依旧成立:一是政策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依然较高;二是微观流动性资金入市态势仍将长期延续;三是成长科技、主题性热点不断,持续激发市场交投热情。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发表观点称,短期市场调整接近尾声,转为低斜率上行更加持续。前期市场涨速较快,尤其是8月以来,斜率明显提升,且伴随着融资余额快速增加。经过调整后,市场情绪可能会边际放缓,增量资金节奏有望更加合理,市场转为更低斜率上行的概率较大。
在张夏看来,目前市场处在上涨行情的第二阶段,调整后的核心应对策略是“拥抱低渗透率赛道”。在本轮行情的演绎过程中,八大产业趋势已非常明朗,分别是AI、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半导体自主可控、可控核聚变、军贸/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
在配置思路上,华安证券策略团队发表观点称,一轮完整成长产业周期通常经历“估值—业绩—估值”三个阶段,无论是完整周期还是单独阶段,强势主线都具备显著优势。尽管各阶段过渡期内将出现良性调整,但考虑切换的机会和摩擦成本,切换并不一定有效占优,上涨趋势性行情中坚定持有强势主线是最优策略,可适当降低对过程中波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