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科星图大力拓展低空和商业航天,成效显著,不过成本费用随之大增拖累业绩。
8月28日晚间,中科星图(688568)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期内营收13.5亿元,同比上升22.0%;归母净利润为7810万元,同比上升22.8%;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262万元,同比下降582.2%。
中科星图在中报解释扣非净利大降原因称,“主要系公司不断加大低空、商业航天等领域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导致公司各项成本费用有所增加所致。”
8月29日,中科星图管理层在业绩交流会上称,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预期管理成本将逐步增长。与此同时,通过提升管理效能与发挥协同效应,整体管理费用率可控制在稳定且缓慢增长的可控范围内。”
截至今日(8月29日)收盘,中科星图微跌1.90%。
延伸至低空经济
随着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4年底,国家发改委专门成立了“低空经济发展司”,标志着低空经济进入“顶层设计+政策落地”的高层级统筹推进阶段。全国超60个省市发布低空经济行动方案和征求意见稿,密集布局和谋划低空经济发展。
中科星图通过制定“1朵低空云+2个低空试验场+N个区域示范+M个行业应用场景”战略,在今年,实现低空经济业务实现从0到1的突破。
财报显示,中科星图上半年低空经济板块实现营业收入0.6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73%。
据了解,中科星图积极建设低空数字化基础设施,引接飞行器数据资源,完善低空飞行管理服务能力,深化低空场景创新应用,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已形成涵盖低空规划、安全保障、协同监管、飞行服务、场景应用“五位一体”的低空产品体系。
飞行安全离不开监视和气象监测设备,无论是通信、导航还是安全监控,都需要有一个全域数字化管理的“低空大脑”把它们串联起来并进行“统一指挥”。
中科星图的星图低空云飞行服务平台中的城市级应用场景,可对城市上空飞行空域进行管控,监视飞行态势,管理飞行计划,让飞行器“看得见、飞得稳、管得住”。
资料显示,该平台可以掌握无人机的飞行位置、速度和轨迹,当其他飞行器靠近时能够自动播报预警。该平台具备同时接入无人机100万架,同时规划1万条航线,或者为10万架无人机进行冲突检测的能力,网络延迟小于100毫秒。
中报显示,通过线上订阅使用或试用其飞行服务平台的城市有40余个,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成渝、东南、西部等重点区域;已线下签约深圳、青岛、湖州、福州、南宁、西宁等城市。
商业航天收入同比翻番
中报显示,中科星图商业航天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4.34%,较上年同期增长137.51%。
其目前业务主要覆盖星座建设与运营、航天电子装备制造、航天测运控、卫星应用服务四大核心环节。
中科星图在中报里披露,将与中科曙光合作建设开发普惠的太空算网。该算网将构建覆盖“用户(端)-星上(边缘)-天基(云)-地基(云)”的“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以实现算力资源的互联调度与数据实时处理,并接入国家级算力服务平台,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中科星图称将积极发展航天测运控业务,围绕航天器在轨管理及天地通信,构建多频段全功能地面站网系统,打造天地一体航天测运控与太空交通管控系统“星图太空云”,提供安全、高效的太空管理综合服务,助力大规模商业星座安全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星图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中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其紧抓发展机遇,根据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一体两翼”空天地全覆盖的发展规划。
其中“一体”是指继续巩固并深化公司在地理信息产业领域形成的核心优势,重点强化数字地球核心能力平台建设,积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平台从数据处理工具向智能决策平台的演进。
“两翼”则聚焦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两大新兴领域,致力于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服务能力,“向天补强、向空发展、空天一体、以云为本”,拓展空天信息新赛道,增添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