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15倍大牛股上纬新材(688585.SH)股价刚刚回调,创业板公司玉禾田(300815.SZ)就因一则增资公告股价在三个交易日暴涨超50%。而两家公司股价异动的背后推手均为上海智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元机器人”)。
8月11日晚间,玉禾田集团官微发布内容显示,智元机器人向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玉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玉树智能”)出资263.16万元,持股5%。这则原本与上市公司并无直接关联的消息,却引发资本对玉禾田股票的疯狂炒作,短短三个交易日,玉禾田股价涨幅超过50%。
8月12日晚间,玉禾田特别发布公告,称经自查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但关注到公开媒体报道智元机器人入股公司旗下子公司的消息,因其对玉树智能持股比例较小,该项对公司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受此公告影响,8月14日玉禾田股价开盘跌幅超过10%。
“我们关注到近期只要涉及智元机器人的投资行为,从上纬新材到玉禾田,另外还有富临精工、软通动力等上市公司,智元机器人每一次投资,必然引起资本躁动,这其中跟风炒作风险极高,另外也显示具身机器人领域的资本布局在加速。”8月13日,国内一家头部券商AI行业分析师陈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百万元入股引发资本躁动
智元机器人对于玉禾田旗下子公司百万元级别的入股行为,却导致上市公司股价暴涨。
“现在感觉只要和智元机器人搭上一点儿边的投资行为,都会被资本盯上。错过上纬新材也就算了,但是一笔只有几百万元的投资,市场也有大量资金疯狂打板玉禾田,只能说机器人板块的投资出现了‘博傻’行为。”上海资深投资人程宏(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
根据天眼查信息,玉树智能成立于2025年,专注于智能机器人领域,深度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智能机器人研发及系统集成服务,玉树智能股权结构发生变更后智元机器人新增成为玉树智能股东,持股5%。
8月11日,玉禾田集团发布公示称:“此次战略投资标志着玉禾田与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的合作进入资本深度融合新阶段。此次引入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战略股东,双方将共同打造具身机器人技术高地,推进关键技术研发、数据资产建设,并协助玉禾田集团打造智慧环卫大模型。”
8月12日,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玉禾田时,一位接线工作人员称:“注意到公司股价异动,但公司层面无异常,业务经营正常。公司此前6月已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但因智元机器人参股比例较小,因此未在上市公司公告中披露。公司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主要聚焦环卫机器人研发方向,但智元机器人参股不久,双方具体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不仅玉禾田股价异动。8月12日,智元机器人在官方微信上发布消息,称与创业板公司富临精工(300432.SZ)达成数千万元标的的项目合作,近百台智元远征A2-W机器人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成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
受此消息影响,8月11日富临精工股价大幅拉升。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1%。
为何备受资本青睐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上纬新材、玉禾田等上市公司外,早在今年2月,富临精工就与智元机器人等合作方在去年合作基础上签订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并成立了合资公司。具体由智元机器人提供人形机器人平台、应用开发与平台接口的技术支持,富临精工作为机器人关键部件供应商,提供机器人关键硬件精密减速器、智能电关节的研发、生产和制造。
此外,在智元机器人投资的企业中,涵盖了零部件供应商和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的企业。其中,与上市公司合作并进行投资的企业除玉树智能外,还包括与软通动力(301236.SZ)联手成立的江苏软通天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具身智能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在智元机器人的投资版图中占据重要部分,如江苏富兴电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领智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
8月12日,本报记者就玉禾田旗下子公司投资入股事宜向智元机器人方面询问,公司对此未作出回应。
智元机器人每一次“动作”,都会引发外界关注,但与宇树机器人创始人王兴兴的知名度相比,智元机器人的创始团队显得低调得多,但其公司在业内知名度却一点都不低。
公开资料显示,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27日,总部位于上海,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通用人形机器人,公司创始人拥有华为离职“天才少年”的特殊身份。
“智元机器人创始人包括彭志辉和邓泰华,彭志辉曾任华为天才少年,是1993年生人,主导智元灵渠OS开源,在华为期间从事昇腾AI芯片和AI算法相关研究,目前在公司职位是联合创始人兼CTO,他本人在科技圈颇有影响力,是B站的百大UP主;邓泰华是华为前副总裁,现任公司董事长兼CEO,在华为时负责无线产品线,后担任计算产品线总裁,邀约彭志辉共同创业。”有接近智元机器人的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据了解到,今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徐汇区“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期间,智元机器人、阶跃星辰、无问芯穹是“唯三”成立不满两年向总书记汇报工作的高科技企业。
“今年1月,智元机器人已正式量产下线了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刷新行业纪录;两年内,智元机器人在上海张江搭建了全球第一梯队的规模化机器人数采中心,包含家居、餐厅、工业、商超、办公五大类场景,超过两百个细分场景的任务,每天产出数万条真机数据和仿真环境数据。另外,智元还开源了数采中心采集到的百万真机数据集,比谷歌等行业巨头的长程数据规模高10倍,场景范围覆盖面扩大100倍,数据质量也从实验室级上升到工业级标准。今年3月10日,智元机器人发布智元启元大模型GO-1,这是全国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并成功部署到多款机器人本体。面对开发者们普遍面临数据难获取、模型难训练、开发成本高、工程门槛高等重重难题,智元机器人在今年4月还发布行业首款具身智能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打通具身智能从数据到部署的完整链路,并给开发者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让训练机器人大脑变得更加简单高效。目前智元机器人实现规模化商业量产,年内出货量预计将达数千台。”前述相关人士透露。
而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智元机器人每一次“动作”,都会得到资本的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