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6-11 08:25:20 股吧网页版
“防止‘边清边增’”!协鑫、天合等光伏企业谈产能出清和“反内卷”的落地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陆如意

  经历了近两年的严重供需错配和全产业链的“价格鏖战”,“短期逐利、堆砌产能没有出路”已经成为行业(尤其头部企业)的共识。

  如何解决“赔本赚吆喝”的行业痛点,促成“反内卷”的执行和落地,也是当下的光伏行业需要直面的问题。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6月10日,在2025年SNEC光伏展开幕式上,产能出清路径和“反内卷”的议题也被多家光伏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频繁提及。

  在开幕式现场,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最新表态称,“公司正与另一硅料龙头通威联手,在相关部委的关心下全力以赴加快行业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整合产能去化。全行业上下游要迅速行动起来,把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

  朱共山认为,光伏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暂告一个段落。但是,从过剩出清到生态重构再到稳定发展,光伏还有一段蜕变之路要走。“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是光伏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窗口期。”

  “当前,光伏行业面临三大主要挑战。”据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军在大会现场分析,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给光伏产业走向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光伏产业产能快速扩张和激烈的价格竞争对行业发展造成反噬;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光伏和储能等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机遇和新的挑战。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披露数据,2024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增均超10%,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增长超46%和12%,但产业链价格持续大幅下滑,其中,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9%,硅片价格下滑超5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约30%。

  “量增价跌”的背景下,光伏制造端产值及出口额均同比下降,光伏全环节企业大面积亏损,部分中小企业经营难以为继。

  在大会现场,针对当下光伏行业存在的上述问题,朱共山提出政企联动促出清的建议,以“市场化兼并重组+技术淘汰机制+政策强制约束”去产能,通过“供给侧自律+需求端刺激”去库存。

  “将光伏产能指标统一纳入国家规划的大盘子,备案核查、产能监测、违规清退,全链路监管。除颠覆性新技术之外严控新增产能。避免不合理的地方保护行为,防止‘边清边增’。”朱共山进一步表示,材料端开始进行无效产能、过剩产能整合出清,可将硅料和组件的价格修复至合理区间,带动全产业链年产值和盈利重回正常水平,出口创收同比大幅上升。

  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认为,部分企业的破产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只有全行业的大整合才能解决行业“内卷”。

  “行业整合、严控产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目前光伏业及制造业想要破除内卷、穿越周期需要做的三件事。”据高纪凡在SNEC大会现场的最新表述,部分企业的破产并不能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只有采取大整合,从过去的竞争局面转变成合作局面,才能解决光伏行业“内卷”的问题。“目前产业链上游的硅料已经开始了大整合,产业链中下游的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也即将进行大整合。”

  他认为,在目前的背景下,再“上”任何产能都是害人害己,只会加剧行业内卷。“在这个时候,不管是何种技术的光伏产品,都没有必要(扩产)。”

  王军则建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东部地区市场、技术、资金和产业优势,与西部地区风光资源优势深度融合,完善市场消纳机制。”

  “不过,阶段性震荡不改光伏产业增长大势。”据朱共山在大会现场介绍,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超600GW,同比增长30%以上,在运光伏总装机突破2.2TW,与煤电规模基本平齐,有望在年底形成明显超越之势。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78GW,总装机容量887GW,第二大电源的地位持续巩固。

  在大会现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原董事长钱智民也表示,新能源不仅将替代传统油气能源,更将通过绿电制氢等技术,为冶金、交通和化工领域提供清洁原料,重构产业价值链。“预计到2030年,光伏发电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体系的主力能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