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4 19:30:10 股吧网页版
高纪凡屡次加码,天合储能订单不断却连亏多年,未来要做系统集成商龙头
来源:时代财经

K图 688599_0

  “不论锂离子储能还是钠离子储能,未来光储一体化会是稳定可调,完全可以实现的。”高纪凡在2023年接受专访时曾如此说道。

  今年以来,面对电网调节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储能企业在众多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天合储能亦接连斩获海外多个储能项目,如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为1.7GWh;以及澳大利亚的500MWh Limestone Coast North Energy Park项目等。

  截至2025年7月,天合储能在亚太地区(不含中国)在建大型储能项目总规模已突破2.4GWh,项目遍及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南亚等核心市场。

  海外市场遍地开花,国内市场亦不落人后——近日,天合储能宣布其成功入围深能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系统及电芯预选供应商,还成为电池预制舱标段第一中标人。

  不过,尽管接连斩获订单,成立10年的天合储能已连续多年亏损。在此背景下,天合储能的发展离不开天合光能(688599.SH)及其创始人高纪凡的资金支持。

  此前,天合光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天合能投向天合储能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增资8亿元,认购18719.09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天合储能其他股东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对天合储能的控制权比例将由57.17%增加至64.31%。

  根据公告,该笔增资将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产能规模,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二是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保持产品竞争力;三是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建设。

  高纪凡对储能的布局:从不被看好到屡次加码

  说到天合储能的成立,还要回溯到10年前。

  2015年,在风光发电火热、储能概念还在懵懂发芽之时,天合光能便宣布设立天合储能。

  但由于市场需求不大、储能产品尚处于研发和试生产阶段,2016年储能业务营收不到1400万元。彼时,美国资本市场对于天合光能投资于组件之外的业务反应不佳,为避免天合储能相关业务影响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天合光能决定将储能业务从上市体系中剥离。

  彼时,天合光能把合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合储能的母公司,以下简称“合力投资”)30%股份转让给了天合星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高纪凡、吴春艳夫妇100%持股公司,以下简称“天合星元”),交易对价300万元。

  到了2017年,储能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而从纽交所退市后,为了光储协同发展,天合光能决定拿3.91亿元从天合星元、高纪凡手中收购合力投资100%股权。根据相关评估报告,2017年9月,合力投资原账面价值4997.40万元,但评估价值高达3.92亿元,增值率达684.36%。

  同时,天合星元、高纪凡还与天合光能进行了业绩对赌。

  招股书显示,天合星元、高纪凡就合力投资的主要子公司天合储能的净利润进行承诺:2018~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41.44万元、5598.90万元、7320.45万元、9278.25万元、10329.29万元,并根据天合储能的利润实现情况对天合光能作出补偿安排。

  根据资产评估报告,2020年至2024年间,天合储能营业收入节节攀升,从开始的1799.11万元飙升至29.37亿元,2021年还首次进入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装机量前十榜单;但其归母净利润亏损却逐年扩大,从1566.10万元扩至3.45亿元。

  “愿赌服输”是商场准则,直到2022年,高纪凡仍要对天合储能业绩做出补偿,但彼时年报显示天合储能由亏转盈,实现净利润1772.30万元,与评估报告显示的亏损并不一致。对此,天合光能相关人士表示,业绩对赌只涉及几个特定公司,口径有所不同。

  事实上,国内储能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2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不含用户侧)全年中标均价628.07元/kWh,同比下降43%;EPC中标均价1181.28元/kWh,同比下降27.3%。

  “由于系统集成环节技术门槛低,企业通过低价抢占份额,部分企业甚至亏本报价,导致行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赣锋锂电研发总监王亮此前在CLNB上提到。

  而在近日的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组织召开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座谈会上,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指出,储能价格内卷已经从国内蔓延到海外,海外市场是中国储能企业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海外价格内卷不仅会蚕食中国企业的整体利益,同时也为中企海外交付运营带来巨大风险。

  而尽管天合储能还未扭亏,高纪凡及旗下公司、天合光能却屡次对其增资。

  自2021年至2024年,天合储能历经三轮融资,合计获超20亿元。其中,2021年,天合光能公告称各方合计对天合储能增资5.30亿元;2023年3月和12月,天合光能又公告了天合储能的增资事宜,两轮增资分别为4亿元和12亿元。若加上此次最新融资,天合储能累计获超28亿元增资。

  与此同时,天合储能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由2021年6月30日的1.5亿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40.25亿元,估值暴涨2583%。

  三年投入研发合计超7亿

  “中国的户用光伏应用前景远大,郊区和农村的户用屋顶数量是惊人的。预计未来会有1.5亿户居民装上太阳能发电系统,还有其他工商企事业单位也将使用太阳能。”

  高纪凡在2017年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未来能源峰会上提到,天合光能正在向光伏智慧能源与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光伏与应用端技术相结合,包括储能技术,智慧配电技术,构建一个利用分布式智慧能源、面向用户感受的、整体有效解决方案,这是未来能源创新的最重要方面。”

  受益于分布式光伏政策的支持和技术所推动的平价上网,天合光能旗下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主体天合智慧(后更名为“天合富家”)经营规模迅速扩张,2020年至2022年,其净利润从0.38亿元增至4.34亿元,净资产从0.99亿元增至15.24亿元。

  2023年4月,天合光能披露,公司正在筹划天合智慧(后更名为“天合富家”)分拆上市。然而,进入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着“内卷外堵”的挑战——组件价格快速下降,企业“亏本赚吆喝”,海外市场贸易保护加剧……

  于是,在首次亏损的2024年,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优势,天合光能宣布终止筹划分拆天合富家上市。2025年,天合光能亏损依旧持续,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资产负债率为74.97%,创下该公司自2020年6月上市以来的新高。

  在终止筹划分拆天合富家上市事项时,天合光能表示,公司将从传统的光伏产品制造商转型升级为光伏及储能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基于各种应用场景为不同客户提供精准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早在2016年,高纪凡将天合储能这块“潜力蛋糕”剥离上市主体后,便选择默默培育——重新组建了管理团队,并进行了产品策略、技术路线选择等战略调整,包括搭建以德、日、澳为主、美国和国内为辅的市场销售团队;通过OEM和外购来降低产品成本,并专注于系统集成和云平台搭建等。

  而天合光能成功“回A”后,更是继续押注储能研发。2022至2024年间,在销售费用下滑时,天合储能的研发费用逐年大幅增加,三年合计投入超7亿元,已超归母净利润亏损总额(6.23亿元)。

  在当下的光伏行业周期低谷,天合光能似乎看到了储能崛起的“希望”。

  在天合光能2025年5月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其提到,储能业务方面,2024年实现出货量 4.3GWh,其中4季度出货量近1.8GWh,海外出货占比持续提升(主要是欧洲区),持续减亏。

  同时,公司规划了2025年出货量和营收依旧要保持100%以上增长(即全年8~10GWh的出货目标),尤其在海外市场将聚焦大客户与光储融合客户,目前签单量已超5GWh,相比2024年海外出货量将形成数倍增长。

  关于储能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方面,一是价格端,海外盈利性较高的市场销售占比提升,带动产品平均价格的提升;二是成本端,公司电芯产能已经完成投建,目前没有扩产规划,随着产销量的快速提升,产能利用率也将相应提高,摊薄生产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摊薄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降低综合成本。

  海外市场的持续增长也助力天合储能的市场地位提升。

  标普大宗商品(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发布的《2024年储能系统集成商报告》显示,天合储能已成功跻身中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储能系统集成商的前十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天合储能2024年位列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中国企业第9名,首次进入前十。

  但这并非天合储能的终极目标,增资公告中也显露出它的野心——未来3~5年,成为系统集成商龙头(行业前三)。

  对于未来如何达成该目标及市场重心变化,天合光能相关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前公司储能业务突破全球主要市场,在美国市场实现产品交付,在英国市场储能出货量领先,海外营收比例逐年提升。未来在保持欧洲、澳洲和中国传统优势市场的领先地位外,重点开拓北美、中东市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