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创新技术让“让文物活起来”。元以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左宗棠AI智能体”,通过深度交互与高精度还原,让晚清名臣左宗棠的人格、智慧与孤勇风骨从历史书页中“走”进现实;另一边是合合信息旗下扫描全能王的“无限扫描”技术,以多行多列视频拍摄与AI智能算法,破解了巨幅古画“拍不全、拼不齐、易失真”的难题,让静态的《坤舆万国全图》《汉宫春晓图》等文物“开口”讲述400年前的故事。
左宗棠“活”了
元以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左宗棠AI智能体”引发广泛关注。该智能体通过前沿AI技术复现晚清名臣左宗棠的人格、智慧与孤勇风骨,以“历史可对话、古人可交流”的形式,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全新探索路径。

现场体验中,不同背景的观众给出了多元反馈。历史文化爱好者表示,智能体对左宗棠相关史实的掌握深度超出预期,甚至能精准纠正部分流传已久的生僻谬误;AI技术从业者则关注到其“成熟形态”的背后技术——从多模态交互到动态形象生成,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垂直场景的深度应用。
据介绍,这一火爆体验的背后,是元以科技团队在四大研发方向上的攻坚:在交互层面,基于人类口头交流心理模型,构建多模态协同思考架构,实现真人级响应速度与顺滑体验;视觉呈现上,依托严谨的文献、史实考据,运用高可控AIGC技术,精准还原左宗棠面容、服饰细节包括朝珠的数量、记念的规制等细节,连马蹄袖口的刺绣纹理也通过清宫档案验证,实现从黑白旧照到 AIGC 实时生成动态形象的跨越式突破;人格塑造方面,整合《左文襄公全集》《船政奏议汇编》等百万字史料,通过AI DeepResearch去伪存真,构建全网最完善的左宗棠史料模型,最大程度消除大模型常见的幻觉输出;音容重现领域,依托实时口型生成算法与个性化TTS技术,低性能终端即可实现4K清晰度实时画面与高表现力语音,高度贴合人物背景。
AI让古画"开口说话",花鸟动起
拍巨幅文物总犯难?单张拍不全、全幅拍太糊、多张拼不齐,局部畸变失真更糟心……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合合信息旗下扫描全能王用"无限扫描"技术破解了这一痛点,让超长大图高清成像、无痕拼接变得"so easy"!

7月2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项技术以《坤舆万国全图》和《汉宫春晓图》为例,展现了AI如何让古画"开口说话"。《坤舆万国全图》是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长3.85米的复制件上,400多年前的世界地图藏着天文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密码。观众只需上下左右滑动拍摄视频,AI便能"读懂"图像特征,自动筛选优质局部、优化质量,最终拼接成一张高清大图。更妙的是,AI还能智能识别图中山河疆域、神奇动物等元素——点击指定区域,400年前古人对世界的认知便跃然眼前。

另一幅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超5米长)同样惊艳。以往平铺拍摄总缺边少角,如今观众移动手机就能完整记录,古人浇花、观鸟、闲唠嗑的生动细节分毫毕现。
这技术不止"玩"文物,更接地气!工程师、设计师、测绘人员等常需处理大型图纸、手绘稿的人群,过去总为文件携带难、存储易损发愁——折叠磨损、细节丢失是常态。扫描全能王"无限扫描"用AI智能高清算法分区优化、光影均衡,轻松搞定大尺寸文档电子化,一键构建数字"知识库"。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庆辉周裕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