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被称为电力设备的“心脏”,承担着电压转换和能量分配的关键使命。
从单一变压器产品起步到多系列产品发展,深耕专业领域多年后,金盘科技已成长为年营收近70亿元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在国内,公司的干式变压器产品成功应用于超180个风电场项目、230个光伏电站项目以及177个轨道交通项目;在海外,公司产品已“走进”80余个国家及地区。
一项项数据背后,是金盘科技以技术筑基、以数智为翼、以选择为钥的成长轨迹。近日,金盘科技董事、高级副总裁李辉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深入解析公司如何走出一条兼具技术厚度与战略前瞻性的发展之路。
技术立身
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海上风电正从近岸向深远海挺进。在这片更为广阔却也更具挑战性的蓝色疆域里,漂浮式风电凭借其不受水深限制的优势,成为开拓深海风电资源的关键方向。
不同于固定式风电机组,漂浮式风机的“水上漂”特性,对配套设备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不仅要在低温潮湿、高盐浓度的海上环境中保持较高的耐腐蚀性能,还要具备强抗震、抗摇摆能力,同时要兼顾紧凑设计及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这背后的每一项技术难点,都需要我们的研发团队去攻克。”李辉说,作为国内外少数可为风能领域生产风电变压器的优势企业,近年来金盘科技在漂浮式海上风电配套干式变压器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攻坚的底气源自金盘科技多年的技术积累。金盘科技于20世纪90年代扎根海南,此时中国变压器市场还是以油浸式产品为主流。察觉到干式变压器免维护、安全环保的技术优势后,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志远决定锚定这一细分领域持续投入。
也是在那时起,金盘科技走上了“技术立身”的差异化路径,先后在公司内部设立了电气研究院、智能科技研究总院、储能科技研究院等多个研发机构。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超40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超过17%。如今,金盘科技已逐步构建起覆盖不同场景、不同功率等级的技术体系,积累了核心技术121项,有效专利284项。
“对公司而言,每一次的技术突破仿佛都是‘啃下’一块硬骨头。”李辉说,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啃骨头”的过程中,金盘科技不断积淀自身的创新势能,探寻未来的市场方向,最终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成长级产品。
因此,当有客户提出开发全新漂浮式海上风电发电机组的配套变压器的需求时,金盘科技的团队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项挑战。
“海上风电产品要面临诸多极端环境考验,我们在前期花费了不少时间与客户就技术协议进行沟通,包括对于场景、环境条件的落实及仿真模拟。”李辉说,这些都为团队如期完成研发任务打下基础。
2024年8月,金盘科技自主研发配套18.XMW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干式升压变压器成功下线,应用于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部的变压器领域,该产品创造了当时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世界纪录。
这一成果的诞生,不仅标志着金盘科技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创新实力。
“创新是金盘科技的灵魂火种。我们坚信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产品性能,将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成长动力。”李辉的话语中透着肯定,也带着信心。
数智赋能
产品端的创新突破,离不开金盘科技的数字化能力支撑。
走进金盘科技总部的数字化工厂数据运营中心,一面巨大的显示屏颇为吸睛。屏幕左侧,生产线的实时数据正以动态图表的形式跳动更新;右侧,产品设计模型与生产工艺流程的三维仿真动画同步推演。虚实交织的画面里,产品从设计到下线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辨。
李辉告诉记者,公司的每款新产品投入生产前,都会先进行电磁场、热流场等关键指标的仿真验证,确保产品性能与质量达标,同时借助仿真系统设计运行整个生产流程,再落地实际生产,以此大幅提升研发和生产效率,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金盘科技对于智能制造的探索,始于2013年。在当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的概念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到场的观展人士,也激发了李志远对于未来的思考。回国后,李志远迅速成立了数字化转型的团队,研究工业互联网与制造技术的融合与实践。
“一开始团队才不到10个人,也没有前例可以借鉴,董事长就找来许多国际上关于工业4.0的资料,让我们去学习、吸收和转化。数字化改造要结合过往的生产和运营实践去落地和创新,大家就从车间开始摸索。”回忆起这段经历,李辉感慨道,“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经过6年的探索,2019年,金盘科技全面开启向数字化转型之路。2020年,公司位于海口的首个数字化工厂——高端干式变压器数字化工厂投产。同年,德国认证机构北德集团向金盘科技颁发了数字化工厂认证证书。
“这份证书的认证编号尾号是‘001’,也就是说,在我们之前没有同行先例。”李辉说,自2020年以来,金盘科技陆续在桂林、武汉、上海等地自主设计建设数字化工厂,目前公司累计建设了7座数字化工厂。
这些数字化工厂深度融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通过打通生产、研发等全过程信息流、物料流、生产流,实现从客户需求到交付的全过程有效控制,提升了金盘科技产品的性能、质量、交付服务能力以及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定制化生产的能力。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收益从金盘科技财报可窥见一斑:2020年到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4.2亿元增长至69亿元。在完成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金盘科技还对外输出解决方案,累计至2024年,公司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订单超8亿元。
前瞻布局
纵观金盘科技快速成长的发展过程,纵然有时代红利的助力,更与其重视研发创新能力、毅然启动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力和关键选择息息相关。
在李辉看来,每一次的“选择”不仅是金盘科技发展的方向盘,更组成了公司穿越周期的关键密码。
“无论是轨道交通、地产行业,还是如今的新能源,多年以来几乎每一条重要赛道上都有金盘科技的身影,但我们不是因为某一条赛道崛起才进入,而是我们很早就站在赛道上。”李辉说,金盘科技一直在立项探索创新,从市场宽度和产业深度上思考,不断调整和优化战略布局,“公司产品基本覆盖终端各个行业和用电领域”。
2025年3月,金盘科技设立金盘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同时,公司启动探索垂类大模型等领域,以AI技术叠加数字化制造平台,将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过程,全面实现智能制造转型。
据悉,金盘科技的此次布局将聚焦智能焊接、智能搬运、智能协作机器人三大核心细分赛道,以“打造智能制造新引擎”为目标,系统性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生态构建。
从产品不断刷新行业参数纪录,到以数字化能力赋能生产制造,再到凭借前瞻视角布局作出每一个选择,金盘科技在不断进化中将蓝图变为现实,在持续突破中穿越周期,成长路径越走越宽。
“金盘科技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绝不会停下脚步。”李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