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深圳9月25日电今年6月登陆科创板的影石创新,正在面临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
其半年报数据显示,存货周转率由去年同期的2.10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43,下降幅度为32%;与此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去年同期的6.06亿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41亿元,下降幅度超过60%。
业内人士指出,影石创新正在经历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典型困境:一方面需依靠快速迭代和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需应对国际专利围剿和更加复杂的法律环境。
具体而言,影石创新采用“自主研发设计+外协生产”模式,核心芯片主要采购自索尼、安霸等国际厂商。申万宏源研究认为,2024年影石创新的芯片采购金额占原材料采购总额比例达28.82%,且可替代性较差。在全球芯片供应波动和国际贸易环境多变的背景下,这种供应链结构存在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海外竞争对手正在知识产权领域发起挑战。去年3月,美国运动相机巨头GoPro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调查申请,指控影石创新及其美国子公司的部分产品侵犯其知识产权。随后,GoPro还在加州中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此举直接针对影石创新的核心产品线,或对其美国市场拓展构成重大威胁。
高成本投入“吃”掉净利润
影石创新主营业务为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及相关配件等。其中,以全景技术为核心的全景相机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较高。
根据公司披露,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利润总额5.4亿元,同比下降6.46%;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0.25%。
影石创新以其良好的产品形象和独特的计算摄影技术,全景摄影产品矩阵在国内外广受欢迎。但是,从上半年情况来看,两大因素“吃”掉了公司的净利润空间。
一方面,研发投入同比翻倍。上半年,影石创新研发投入同比增长逾100%、占营收比例超过15%。这既与公司人员构成比例有关,也与公司战略布局有关。该公司的研发技术人员达1836人,占员工数的比例达56.75%。
影石创新半年报显示,目前公司在大力布局无人机技术和智能摄影技术。在研项目中投入最大的是“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避障导航系统”,本期投入1.3亿元,累计投入4.1亿元。根据披露,这个项目的目标是“融合相机影像、IMU、超声、激光雷达、 GPS等信息,感知系统周围的三维信息及定位系统的位置和朝向,使智能影像机器人在飞行或者移动时能自动避开动态障碍物到达指定位置”。此外,在研项目还包括智能数码相机、可穿戴饰品相机、手持便携式VLOG相机、智能飞行机器人等。
另一方面,外协加工费用占比较高。影石创新在生产环节主要通过与加工厂商合作的模式进行外协生产,由委外厂商负责镜头模组加工、SMT贴片、电池等零部件加工、半成品及成品的组装测试等工序。2025年上半年,公司外协加工费用为1.8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达10.14%。
与大疆竞争升级
影石创新认为,无人机品类有着上限更高的市场规模。
2025年8月,影石创新与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品牌“影翎Antigravity”发布首款8K全景无人机Antigravity A1,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无人机领域,与国际巨头大疆展开正面竞争。据悉,该产品采用上下双全景镜头设计,重量仅249克,在大部分国家或地区执飞前无需参与培训或考试,预计2026年初正式发售。
此举被市场解读为影石创新对大疆进军全景相机领域的直接回应。2025年7月,大疆推出全景相机OSMO 360,对标影石4月发布的主力产品Insta 360 X5。两家公司从各自的优势领域向对方腹地渗透,形成互相跨界竞争的格局。
日前,记者在走访深圳市福田区一家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大疆门店看到,大疆OSMO 360 8K超旗舰画质全景相机在参与政府补贴之后,标准套装价格已经从2999元下探至2549元,畅拍套装价格从3729元下降至3229元。
分析者认为,这种互相跨界的背后,是双方基于各自技术积累寻求新增长点的必然选择。全景相机和无人机在影像处理、防抖算法、传感器技术等底层能力上具有高度共通性,技术复用大幅降低了进入新领域的门槛。
市场前景方面,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达48.5亿美元,预计2023-2030年复合增速达13.5%,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37亿美元。长江证券测算,在乐观情景下,影石创新有望在无人机市场获得20%的份额,对应营收规模可达192亿元人民币。
不过,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统治地位不容小觑。2023年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达76%,拥有超过3.8万项技术专利,在飞控、云台和图像系统方面实现核心技术100%自研。大疆凭借供应链和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在硬件维度具备显著优势。
排除进军汽车领域
尽管智能网联汽车赛道火热,众多科技企业纷纷布局,但影石创新管理层明确表示不会进入汽车领域。公司CEO刘亮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我们只想做好摄影本身。”
这一战略选择得到券商的认同。长江证券研报指出,影石创新的成功在于“深耕一域、做精一技”的策略,避免盲目多元化,而是在特定领域建立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公司选择专注于智能影像设备赛道,持续挖掘用户需求,这种聚焦战略更有利于保持核心竞争力。申万宏源研究认为,影石创新的选择体现了公司对自身技术路线和市场需求的清晰判断。
公司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在全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拓展运动相机、无人机等新品类,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洞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全球市场布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本地化运营,完善渠道和服务网络,提升品牌影响力。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影石创新与大疆等企业的竞争加剧,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技术迭代和市场洗牌。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全球扩张与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