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0日,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报披露。数据显示,随着增量政策效应加力释放,消费筑基、科技引领的增长动能日渐清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正在起承转合间,呈现更加均衡和更可持续的新格局。
上半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138家集成电路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合计189.43亿元,同比增长57%。生物医药企业合计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增长4%。以科创板为依托,沪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已逐步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业绩增长向新向实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68万亿元,同比微降1.3%;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扣非后净利润2.29万亿元,同比增长0.7%。季度间保持上升势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0.1%。
中期分红再创新高。上半年408家沪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达55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4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
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合计4326亿元,同比增长1%;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841亿元,同比增长6%,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13%,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实体企业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现金含量达103%,同比提升26.2个百分点。
从业绩增长的贡献度看,制造业基本盘稳固。制造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9%、7.1%,增长值占剔除非银金融后的整体比重分别为78%、50%。新兴产业势头更劲,电子、通信、医药生物、轨交设备等新兴产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5%、6.5%。近五年新兴产业营收占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比重从39%增长至49%,利润占比从33%增长至50%。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成“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以科创板为依托,沪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逐步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集成电路公司已增长至138家,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全环节产业链,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2466.75亿元,净利润合计189.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7%。生物医药企业合计营收2511.09亿元,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科创板已成为继美国、香港之后又一全球主要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地。
集成电路行业实现“全链条增长”。在国产替代与市场回暖的双重推动下,中芯国际(688981.SH)、华虹公司(688347.SH)等头部晶圆制造企业保持满产运行,中微公司(688012.SH)等半导体设备企业订单充足,瑞芯微(603893.SH)、泰凌微(688591.SH)等9家芯片设计企业盈利同比翻倍,构筑行业增长“压舱石”。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渗透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为行业发展开拓广阔增量空间。一批AI算力企业凭借独特技术优势,迎来经营质量的快速提升。
其中,寒武纪(688256.SH)从上市初期连续多年亏损,到成功实现三季度连续盈利的拐点。海光信息(688041.SH)的高端处理器产品涉及的新兴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逐渐增多,带动上半年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
生物医药行业步入商业化收获与可持续增长的新阶段。创新药企业频创行业里程碑,上半年共推进17款1类新药国内获批上市,完成20单出海BD交易,潜在交易总金额超264亿美元。
百济神州(688235.SH)的泽布替尼上半年收入突破百亿元,成为首个跻身全球药品销售额TOP50的国产创新药,带动公司迎来成立后首次扣非盈利的关键转折点。迪哲医药(688192.SH)的新型肺癌靶向药舒沃哲获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成为我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SH)上半年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净利润44.5亿元,6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创新药板块收入贡献度达到六成。药明康德(603259.SH)凭借覆盖新药研发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翻倍,达85.6亿元。
消费扩容提质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消费行业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2%,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汽车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广汽集团(601238.SH)、上汽集团(601238.SH)、长城汽车(601633.SH)等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30%,赛力斯(601127.SH)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1%,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7万辆。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海尔智家(600690.SH)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双第一,多项节能智能家电销量占比显著提升,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海信视像(600060.SH)积极引领行业大屏化趋势,全渠道百吋及以上市场中,零售量与零售额占有率分别达41.65%和48.66%,蝉联全国第一。
基础消费稳健增长,新型消费加快崛起。东鹏饮料(605499.SH)上半年电解质饮料收入同比增长214%,茶饮料、咖啡等新品类快速增长,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6%、37%;海天味业(603288.SH)一站式覆盖厨房餐桌多场景调味需求,净利润同比增长13%;安琪酵母(600298.SH)发酵主业量稳价稳,战略新品酵母蛋白推广顺利,净利润同比增长16%。
悦己消费、精神消费与IP消费等新型消费不断出圈。影石创新(688775.SH)推出的全景相机X5、Ace Pro 2街拍套装及GO Ultra等新品持续热销,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51%;上海电影(601595.SH)在上影节期间通过优质内容放映、创新营销模式和跨界产业融合,发展电影生态经济,上半年累计实现院线票房22.12亿元,同比增长26%,市场份额提升至7.57%;百联股份(600827.SH)联合BilibiliWorld打造主题活动,展会期间客流大幅上升,销售提升31%,35%的品牌实现业绩新高。
假日游与文旅游融合互促。旅游景区公司发力“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净利润同比增长58%。祥源文旅(600576.SH)“文化IP+旅游+科技”驱动夜间经济,净利润同比增长54%;天目湖(603136.SH)音乐会融合景区自然元素,五一假期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5.31%,净利润同比增长4%;黄山旅游(600054.SH)黄山景区累计接待进山游客226.4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幅5.82%,收入同比增长13%。
“中国游、中国购”吸引力持续增强。上海机场(600009.SH)、白云机场(600004.SH)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8%、71%,上半年国际航线飞机起降量合计达16.0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429.2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60%、25.11%;豫园股份(600655.SH)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东方美学游购体验,五一假期累计入园客流超100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过亿元,同比增长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