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0月8日电(林郑宏)中秋国庆8天长假已至尾声,A股市场即将迎来2025年四季度行情。长假期间,港股市场仍有4个交易日,其表现如何?对于A股市场的节后表现,投资者有何预期?新华财经进行了采访。
长假期间恒指冲高回落黄金股表现突出
数据显示,港股市场在过去4个交易日内呈现冲高回落态势。恒生指数在10月2日大涨1.61%后连续3个交易日震荡回落,10月迄今累计下跌0.1%;恒生科技指数表现略好,10月迄今累计上涨0.75%。AH股溢价最新报117.14,创2019年1月底来最低水平。
板块来看,港股电商、半导体、有色等板块长假期间表现较好,电商SaaS龙头企业有赞10月迄今累计涨超38%,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均涨超10%,中国铝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个股亦明显跑赢恒指。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国际金价在长假期间持续上涨,港股黄金板块在长假期间表现不俗,赤峰黄金H股10月迄今大涨超23%,创出历史新高,已较A股出现16.3%的溢价;行业龙头紫金矿业H股10月迄今亦涨超5%,较A股溢价扩大至6.59%。
跌幅较大的板块主要为大消费和数字经济方向,餐饮连锁企业呷哺呷哺10月迄今跌超9%,数据中心概念龙头万国数据跌超8%。此外,贝壳、携程集团、猫眼娱乐、中国国航等假日概念股跌幅居前。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在增量资金继续大举流入和港股资产结构性优势驱动下,港股在金秋时节行情或更胜今年一季度,主要指数有望再创新高。
上述研报认为,伴随美联储重启降息,港股外资力量回流存在超预期可能。目前市场预期10月美联储仍将降息25个基点。若四季度美联储降息持续,流动性环境转松,中美贸易关系继续趋稳,外资回流港股趋势或得到巩固。
此外,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港股科技、消费类资产相较A股具有一定稀缺性,同时与当前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相关度更高,在当前宏观偏弱环境下具备较强吸引力。截至三季度末,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已流入超1万亿元。展望四季度,主动型公募基金仍有望增配与AI产业周期趋势相关度更高的稀缺性互联网股票;政策强化分红监管,叠加低利率环境下险资或将继续增配港股红利,在机构力量推动下南向资金年内或仍有增量空间,有望推动港股行情继续向上。
A股节后开门红概率较大券商、私募看好节后行情
长假期间,其余主要海外中国资产相关指数走势与港股相近,截至发稿,富时中国A50期指10月迄今微跌0.2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微涨0.06%。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长假期间海外市场表现对A股节后开市首日影响或不大。但从历史数据看,从2000年至2024年每年10月的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平均涨幅达到0.48%,上涨概率达64%;在过去10年里(2015年至2024年),上证指数在10月首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达到70%。A股节后实现“开门红”概率仍较大。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A股市场在国庆长假后一般呈现“节后开门红”的特征,牛市中节后涨幅通常维持更持久,并且往往呈现出长假与利多事件催化同时发生的典型市场特点。
中航证券认为,综合近十年区间涨跌幅中位数以及胜率来看,四季度A股具有较强的赚钱效应。结构上,或由于政策博弈以及年底“估值切换”下,价值风格与经济总量更为相关且相对稳健,优势显著。
此前私募排排网的调查显示,70.19%的私募对节后行情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经过节前的蓄势之后,有望逐步回升。而从投资方向上来看,59.62%的私募表示看好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方磊认为,节前走弱的A股交投情绪有望修复。一方面,假期间全球大类资产整体上涨,海外不确定因素对中国资产的扰动减少;另一方面,国内宏观经济相对平稳,假期出行热情较高,服务消费持续修复,叠加港股市场表现较好,短期避险资金大概率会流回A股市场。
趣时资产也认为,假期期间OpenAI和AMD的重磅合作、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发布,或对A股算力、人工智能应用等相关板块形成一定的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