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芯国际(688981.SH)近日发布三季报,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三季报已陆续披露完毕。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167家半导体上市公司(中信半导体成份股),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以及现金流总额合计较2024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此外《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有所上升,从2024年同期的1.8上升到今年的2.5。
从单家公司表现看,根据Wind统计结果,中芯国际摘取了营收、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冠军。寒武纪(688256.SH)营收增长最快,源杰科技(688498.SH)净利润增长最快。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半导体企业前三季度普遍出现营收、净利润双升,原因是“需求复苏+结构优化”的双重驱动。高端应用需求爆发,特别是AI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而且,国产企业加速崛起,企业产品向高附加值升级,毛利率提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双重红利拉动业绩双升,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田利辉指出,半导体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高端产品占比提高、运营效率优化,标志着我国半导体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在未来将更注重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净利增速最高超百倍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半导体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Wind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167家半导体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达5471.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920.6亿元上涨11.2%。
具体来看,营业收入最高的是中芯国际,为495.1亿元;闻泰科技(600745.SH)以297.7亿元排名第二;长电科技(600584.SH)位列第三,为286.7亿元。
从营收增速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寒武纪,营收增长率高达2386.4%,远超第二名。源杰科技和希荻微(688173.SH)位列二、三名,营收增长率为115.1%和107.8%。167家公司中有137家实现营收增长,占比约为82.04%。
从净利润表现来看,今年前三季度,167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432.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10.5亿元上涨39.3%。
具体来看,净利润最高的是中芯国际,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77.04亿元;北方华创(002371.SZ)和豪威集团(603501.SH)位列二、三名,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98.02亿元和319.9亿元。167家公司中有103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占比约为61.7%。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最快的是源杰科技,净利润增速高达19348.65%,第二名是宏微科技(688711.SH),净利润增长1500.55%,第三名是臻雷科技(688270.SH),净利润增长598.09%。
对于今年前三季度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出现的营收与净利润双升的情形,济安研究院研究员万力认为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需求端结构性回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智能手机等终端以及新能源、智能汽车等细分领域对存储、功率、模拟芯片需求爆发,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了“量”的上升空间;第二,产业链结构升级与国内企业发展加速,在外部环境趋紧与本土化推动下,部分细分领域(如模拟器件、封装测试)恢复较快,盈利能力改善,使净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第三,随着设备利用率提升、成本控制加强、在手订单加权结构优化,企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轨迹正在显现。
鹿客岛(上海)科技公司CEO卢克林向记者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行业需求回暖叠加产品提价,设计、制造、封测各环节稼动率抬升,毛利率普遍提高了3到5个百分点;国产产品在服务器、车规、工业MCU赛道进入批量交付阶段,订单可见度拉长至半年以上,收入端获得两位数弹性。“同时,头部公司去年计提的存货减值今年回冲,叠加费用率下降,利润弹性被放大到近四成。”卢克林说。
现金流向好周转加快
从现金流表现来看,今年前三季度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亦有优秀表现。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半导体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602.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77.1亿元上升26.2%。
其中,第一名依然是中芯国际。今年前三季度,中芯国际的该项数据高达122.9亿元。而北方华创的该项数据则不理想,今年前三季度,北方华创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亿元。
万力向记者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半导体公司现金流表现较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订单与出货节奏加快,需求回升使得企业签订合同、提前下单增多,经营回款环节活跃,从而推动现金流入加速;其次,企业在备货与扩产中的投入结构有所调整,过去库存、在建工程占用严重,此轮扩产中更多集中在产线启动后的流转环节,致使“现金支出—回款”链条改善。
“从投资者视角看,这意味着虽然仍处于资本密集期,但‘现金流向好’是一个重要信号,说明行业增长是健康的,而非靠应收款项在支撑。不过,仍需关注是否因资金投入加快而压缩后期现金自由度。”万力说。
田利辉向记者指出,目前,半导体行业从去库存转入补库存周期,订单可见度提升,备货更精准。而且,高周转AI芯片及其他产品占比提高,供应链优化缩短交付周期,库存与销售更匹配。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周期显著缩短。行业已从被动去库存转向主动补库存,复苏态势更加坚实。
记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A股半导体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有所加快,从2024年同期的1.8次上升到2025年的2.5次。
对此,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张思远向记者指出,这表明库存周转加快,供需关系改善。首先是需求端拉动,集成电路封测环节受益于AI芯片封装需求,通富微电(002156.SZ)、华天科技(002185.SZ)存货周转率因此提升。其次是供应链响应加速,半导体材料企业通过产能扩建缩短交付周期,库存积压风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