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的快速提升,离不开相关材料体系的攻坚和配套。其中,补锂剂有望有效遏制固态电池能量衰减、提升循环寿命,成为不少上市公司布局的方向。环顾A股市场,德方纳米、安达科技等是率先布局补锂剂业务的动力电池材料企业。
7月7日,安达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了公司补锂剂(富锂铁基)产品最新进展。其表示,安达科技补锂剂产品已完成中试,目前正积极导入客户中,有望帮助客户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竞争优势。虽然目前补锂剂的主要应用市场是液态电解质锂电池,但预计补锂剂将在固态电池中实现更高的添加量,进而具备远期市场价值。
补锂剂为何能够成为具备长期前景的关键电池材料?
对此,安达科技上述负责人分析称,无论是液态锂离子电池还是固态电池,在首次充放电循环时,负极表面都会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这个过程会不可逆地消耗来自正极的活性锂离子,从而降低电池活性。在首次循环之后,随着电池的反复充放电,SEI膜会不断修复、增厚,加上其他副反应的发生,电池中的活性锂离子会继续被消耗。而通过添加正极补锂剂对电池进行预锂化,可以弥补电池形成SEI膜以及充放电过程中消耗的锂源,进而有效提高电池的首效并且减缓使用过程中的容量衰减,有效延长电池寿命。
固态电池因循环寿命较液态电解质锂电池更低,因此理论上对补锂剂的需求量更大。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虽然固态电池大规模放量尚需时日,但补锂剂目前已可以在主流液态锂离子电池中发挥作用,具备较好的性价比。该负责人估算,补锂剂在正极材料中的添加量约为0.6%-3%。若按照磷酸铁锂材料一年市场需求300万吨计算,则需要对应补锂剂1.8万吨-9万吨。补锂剂不仅潜在市场需求较大,利润率还较磷酸铁锂产品更高,因此具备较好的经济价值。
展望补锂剂的市场化之路,该负责人称,下游客户目前较多将补锂剂应用于动力电池,后续储能方面也有望得到应用。电池产气鼓包问题是目前补锂剂产业化的首要挑战,下游电池厂正在积极攻克这一问题。
业内其他上市公司方面,德方纳米今年4月披露,公司的补锂增强剂产品已获得海内外多家客户项目认证,在储能、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电动重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多个应用领域及液态、半固态、固态电池体系中均拥有项目定点。公司目前已建成补锂增强剂产能5000吨/年,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00%,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
永太科技今年6月10日介绍,公司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以三氟甲基亚磺酸锂作为新型有机锂盐补锂剂,具备191mAh/g的高理论比容量与3.8V低分解电压,可在电池化成过程中充分分解。该技术适用于电解液补锂、正极补锂和电池修复等多场景,且无需改造现有产线,工艺简便、成本可控。
记者注意到,今年安达科技基本面已出现较大改观。公司曾在5月称,从4月起公司产线基本处于满产,订单量基本饱和。第二季度,公司各月的产销计划为8000-12000吨/月。随着行业竞争局面逐步缓和,公司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毛利率水平在逐步改善。前述负责人表示,订单饱满主要系大客户对公司产品认可度高,公司预计今年盈利能力较去年将有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