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避原料和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进行大量期货业务操作,最终却赔了4000多万元。位于内蒙古的骑士乳业(832786.BJ)的高管们选择隐瞒亏损事宜,结果被中国证监会发现后立案调查。
作为在2023年登陆北交所的首家乳制品企业,骑士乳业在2024年便遭遇业绩变脸,叠加上述问询,骑士乳业长期处于聚光灯下。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骑士乳业采用重资产模式扩张,在当下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承受较大发展压力。我国区域乳企经营出现分化,而行业奶价预计到明年才能正常。
北交所乳企第一股被立案调查
“因公司期货投资亏损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于 2025 年 6 月 26 日决定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立案。” 7月4日,骑士乳业在公告中披露了上述信息。
事件的源头在于,该公司为了规避上游原材料以及下游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在2024年开展豆粕、白糖、尿素等期货交易业务。但是,公司期货交易重大亏损状态持续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其间累计亏损金额最高达到 4167.88 万元,占骑士乳业2023 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 41.12%。
但是,骑士乳业上述期货交易重大亏损事项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骑士乳业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对此,中国证监会开出多张罚单,对公司罚款200万元,对三位相关负责人合计罚款140万元。
宋亮告诉记者,在农牧行业,期货交易非常普遍。企业通过期货交易,保障自己的原料和产品销售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也有部分企业将期货操作视为一种投机手段,以期获取额外收益。这种行为如果缺乏规范管理与信息披露,不仅可能放大财务风险,还可能损害投资者信心,甚至触碰监管红线。
记者注意到,总部位于内蒙古包头的骑士乳业,横跨农、牧、乳、糖等产品。尤其是白糖业务,通常都是运用期货定价机制提前锁定白糖产品销售价格,降低价格风险。在2024年,其白砂糖业务营收下滑11.6%,毛利率也减少2.82个百分点。
事实上,尽管骑士乳业在2023年10月才登陆北交所,但已多次因信披违规被处分。
今年4月,北交所的处分书显示,骑士乳业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前后两份业绩预告金额区间下限的差异幅度为233.87%,且涉及盈亏性质变化,但未及时披露修正公告,构成信息披露违规,给予骑士乳业及主要负责人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在日前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骑士乳业董秘陈勇提到,公司已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将在日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财务内控,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运作,以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记者致电该公司,咨询期货交易以及日常经营问题。截至发稿,未获对方回复。
全产业链模式扩张
从业务上来看,骑士乳业涵盖牧草种植,牛场运营,奶牛集约化养殖,优质生鲜乳供应,各类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乳制品综合供应商。
2024年,该公司种植饲草10万亩,自种+订单种植甜菜 20 多万亩。同时,还有5座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并拥有乳制品工厂和现代化制糖工厂。
在江瀚看来,全产业链布局虽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成本控制能力,但在行业景气度不佳时,反而可能成为拖累业绩的“包袱”。重资产模式意味着企业在农业、牧业、加工等环节投入大量资金,一旦市场需求疲软或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的固定成本难以快速调整,抗风险能力将受到挑战。
“在行业下行周期,骑士乳业所践行的农牧乳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确实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江瀚说。
从2022年开始,中国乳制品行业零售总额增速转负,此后行业需求端持续疲软。但是,鉴于产量回升,使得原奶价格连续下跌超过3年。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企业竞争白热化。
生鲜乳销售和奶制品销售均是骑士乳业的重要业务板块。2024 年和 2023 年生鲜乳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3.93%和 36.70%,其最重要的客户是蒙牛乳业;2024 年和 2023 年乳制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2.41%和 24.45%,销售模式为买断式销售。
2024年,该公司生鲜乳和低温酸奶营收分别同比下滑4.5%和7.8%。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五成,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38.70%,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0.31%。
宋亮分析,受整个消费端低迷的影响,骑士乳业的B端和C端业务都会受到波及。下游客户用料减少,骑士乳业的供应量也会下降,同时造成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而骑士乳业奶制品销售采用的买断式模式,追求薄利多销,供应价格较低但销量稳定。劣势在于被独家垄断之后品牌议价能力变弱。
只是,尽管乳业市场行情处于下行区,骑士乳业依然选择逆势扩张,持续加码上游业务。
该公司曾提到,未来3到5年将借力资本市场完成制糖项目规模扩大以及完善农、牧、乳、糖全产业链建设,实现产业规模大幅扩张和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23年和2024年,骑士乳业先后三次向鄂尔多斯市骑士库布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增资。
“当下市场较为低迷,重资产模式的骑士乳业,会承受较大压力。”宋亮说。
区域乳企经营面临分化
我国乳业当下正值困难期。2025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三十一次年会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2024年原奶行业亏损面达到90%,行业产能调整初步见到成效,2025年下半年的情况会好于上半年。
从上市乳企2024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在28家挂牌乳企中有近20家营收下滑,16家企业处于营收、净利双降状态。而区域企业则呈现剧烈分化。
其中,皇氏集团、中国圣牧、澳亚集团、均瑶健康的净利润分别下滑1110.7%、176.09%、159.68%、150.57%,而原生态牧业、品渥食品利润却分别增长187.33%、109.52%。
区域乳企在2025年第一季度恢复速度较为迟缓。天润乳业收入6.2亿元,同比减少2.5%,归母净利润由盈利转为-7303万元;燕塘乳业收入3.3亿元,同比减少11.8%,归母净利润869.8万元,同比减少46.2%。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与全国化乳企竞争时,区域乳企多以鲜奶业务进行差异化竞争。但是,伴随着全国化乳企在此领域进行下沉深耕,区域乳企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宋亮分析称,部分区域乳企会有盈利,使用北方奶源可以降低成本实现盈利。而跨区域的乳企承压能力较大,处于亏损的状态。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则认为,这一轮周期中,区域乳企的表现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凡是战线收缩、品类聚焦、服务升级、创新提速的乳企,整体经营状况都还不错。
记者注意到,新乳业在2024年营收下滑2.9%,净利润同比增长24.8%。到了今年一季度,其营收已经实现正增长,净利润则同比增长48.5%。其中,其低温鲜奶、低温酸奶、高端鲜奶和低温调制乳均获得较快增长。
“区域乳企应该聚焦差异化竞争策略:一是强化本地市场渗透,打造品牌忠诚度;二是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快产品创新与渠道升级,积极拥抱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提升终端响应速度;四是探索轻资产合作模式,降低重资产带来的运营负担,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更有利的位置。”江瀚说。
而对于整个乳业来说,恢复正常状态可能还需时日。
“乳业市场下行可能还需一年时间。国内奶价在今年下半年,尤其是到年底前后会逐步回升,明年才会逐步向好。对于骑士乳业来说,其业绩是为多家乳企提供生鲜乳,业绩回升难度较大,可能还需要再等一等。”宋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