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知名的老牌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新三板上市公司——布丁酒店浙江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名“ST布丁”,以下简称布丁酒店)将被摘牌退市。此前,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均为负值,该公司股票已于2025年4月30日起停牌。这家公司日前披露多则公告称,股票自7月14日起复牌、进入摘牌整理期,摘牌整理期为10个交易日,将于2025年7月28日终止挂牌。7月14日,“ST布丁”更名为“摘牌布丁”。
布丁酒店最早曾于今年1月发布停牌公告,透露股票存在被强制终止挂牌的风险,并称“为消除终止挂牌风险,公司全力寻求合作,筹措资金,以增加流动资金,提高利润水平,改善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然而并未达到期望,6月底,该公司披露公司股票被终止挂牌的决定的公告称:终止挂牌后,该公司将努力做好与股东的解释沟通工作,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布丁酒店有关知情人员对南都记者透露,布丁酒店摘牌不会影响现有业务的正常运营。
净资产连续三年为负,资产负债率增至104.01%
公开资料显示,布丁酒店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以年轻时尚、自助乐活的概念,强调性价比和年轻化体验,被视为中国第一家时尚、新概念的连锁酒店,2016年登陆新三板。布丁酒店所属的心逸酒店集团(原住友酒店集团)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包括布丁、布丁严选、布丁精选、心逸等经济型酒店品牌,以及智尚、智尚臻选等多个中高端酒店品牌。据行业机构统计,该集团截至2024年的门店数量达到962家,同比增长141家。

来源:心逸酒店集团官网
南都记者在布丁酒店官方预订渠道及第三方平台搜索了解到,布丁酒店位于全国多地的经济房型多数在80元~200元/晚,单间面积在20平米左右,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黄金地段价格会超过200元/晚。智尚酒店间夜价格略高,多在150元~300元/晚,房间单间面积基本也控制在20平米以内,符合其简约、经济、精品化的定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以来,布丁酒店业绩始终承压,仅在2017、2018年与2023年实现盈利。其中疫情是最主要的外因,布丁酒店董事会对此形容为“公司从2019年之前的高速发展期进入经营冰封期”,有报道显示2020年就关掉约300家加盟店。布丁酒店在一篇公告中透露:2020-2022年期间,该公司直营店累计萎缩了2.5亿元销售,从而影响直接利润减少1.2亿元。同时为缓解加盟商的持续经营压力,三年期间集团主动采取了免收和降低管理费的策略,加盟管理费收入累计减少1.8亿元。
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布丁酒店收入分别为1.8亿元、2.8亿元、2.39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负8130.5万元、555.2万元、负1513.6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分别为负611.7万元、负56.5万元、负1570万元。2024年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率从100.10%增长到104.01%。
按规定,挂牌公司出现“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均为负值”的情形,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将终止其股票挂牌。有关摘牌对酒店现有业务的影响,南都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布丁酒店方面,有关知情人员透露,摘牌在当前环境下是很正常的动作,各个行业都有,对酒店现有业务的正常运营不会构成影响。
试水新业务收效甚微,未弥补亏损4.7亿元
此前为改善业绩,布丁酒店曾多次调整战略:例如,为应对疫情期间关闭大部分酒店带来的损失,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2020年公司调整战略为“做紧凑型有限服务连锁酒店运营商”。将原有布丁产品升级为“布丁精选”“布丁严选”。2022年,布丁酒店多渠道拓展酒店配套及相关业务,成立本地生活事业部统筹管理漫果公寓、餐饮、消杀等业务。此外,布丁酒店还先后试水咖啡馆项目、境外业务等,试图打造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住宿空间和多元文化体验地。
但试水收效有限。以餐饮业务为例,该指标已连续两年录得收入下降。据布丁酒店财报披露,其2024年餐饮收入同比下降66.97%,该降幅显著高于客房收入(下降19.83%)、加盟收入(9.76%),主要因在报告期内“关闭了延安路和城西2家牛排馆,现有餐饮收入为酒店早餐收入,早餐因为存在有赠送的营销行为,所以毛利率会低于同期含西餐厅的餐饮。”
布丁酒店在财报中坦言;2023年外部市场回暖,集团收入恢复到2.8亿元,集团净利润获得了540.6万元,但仍未弥补完疫情期间积累的净资产亏损。据官方披露,受到大环境波动影响,2024年度集团RevPar(每房收益)103.7元,仅相当于2023年的85%;整体出租率64.1%。直营店收入同比减少3705万元,直营利润同比减少1668万元;加盟收入同比减少9007万元,加盟管理费收入减少315万元。
“公司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合计2.63亿元,未分配利润累计金额负4.7亿元,未弥补亏损为负4.7亿元。”布丁酒店介绍称,公司拟通过改善资产质量、不断开发新项目、严格降本增效、向外寻求资金支持等方式作为应对。2025年度将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推广中高端“智尚”品牌;同时从营销端、基础服务端、推广端、数据收集端等提升品牌服务能力及竞争力。
酒店业总体供大于求,存量市场竞争大
布丁酒店的创立与发展,伴随着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化发展浪潮,中国加入WTO后,商务活动激增,大众旅游市场快速起步。2000年~2010年,如家、汉庭、7天、莫泰、尚客优等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崛起,拥有外资背景的速8、格林豪泰也相继进入中国,这些品牌多以干净、舒适、价廉等契合彼时消费者需要,因此该阶段也被称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黄金十年”。2012年有统计显示:经济型酒店已发展至超6000家的规模,且每年仍以30%的速度增长。
2010年后,由于经济型酒店在一二线城市分布趋于饱和,各大品牌价格竞争激烈,导致RevPAR(单房收益)下降,利润率被压缩;加上消费升级推动中端酒店崛起(如全季、亚朵),原有的经济型品牌面临转型压力。布丁酒店不是第一家上市后退市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行业增长放缓、融资能力下降、企业市值被低估、盈利压力增加等,是这些品牌退市的主要原因。
为谋求转型以契合新的消费环境需求,2013年,7天酒店母公司铂涛集团(原7天连锁酒店集团)被锦江国际集团以约30亿美元收购,并完成私有化退市。2015年,7天酒店正式纳入锦江国际集团旗下。此后,7天酒店逐渐转向深耕下沉市场,作为锦江酒店(中国区)多品牌矩阵的一部分,经多轮改造不断焕新升级。
基于类似的背景,股价长期低迷、市值被低估的如家在2016年被首旅酒店集团联合私募基金以110亿元收购,完成私有化并从美股退市。首旅酒店集团与如家酒店集团合并为首旅如家酒店集团,于2000年6月在A股上市。彼时有分析人士认为,合并是经济型酒店走到发展“瓶颈期”、投资回报期延长等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品牌有望通过整合找到新的赢利点。
与此同期,以全季、亚朵、麗枫、喆啡、桔子水晶等为代表的一批中端、中高端酒店品牌加速兴起。脱胎于“如家酒店”“7天酒店”,经升级改造的“如家精选”“7天优品”等品牌也纷纷反映出各大酒店集团加速升级存量产品、拓展中高端市场的脚步加快。以锦江酒店为例,据财报披露,2024年,其超一半经济型酒店品牌净开业家数呈现负增长,而其中端酒店品牌净开业家数几乎全部为正增长。
“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传统经济型酒店已形成诸强领跑、多头竞争的格局,在当前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高速发展的旅游消费市场的刺激下,行业整体供给增速仍然较高。”布丁酒店在财报中坦言:“虽然布丁酒店以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专注年轻人细分人群,打造出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仍然面临着各类社会资本、大型酒店集团和各类小型单体酒店的竞争,若公司不能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则公司酒店市场占有率和经营业绩会受到影响。”
有酒店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指出,布丁酒店的退市是经济型酒店行业洗牌的缩影,反映出此类酒店在低毛利、高竞争市场中的生存压力,长期依赖“廉价+连锁”模式,缺乏技术投入(如智能入住、数字化服务)和品牌故事,难以吸引新一代消费者。但不容忽视的是,近两年,酒店供给整体趋向饱和,同质化供给的问题普遍存在,进一步加大了酒店的生存压力。
旅游酒店行业资深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对南都记者分析称,2024年酒店行业总体供大于求,酒店集团品牌输出竞争的主战场已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不仅仅是经济型酒店,2025年一季度,各类酒店经营水平继续持续下降,行业平均水平下行趋势不言而喻,只有出类拔萃的企业才可以从下跌趋势的泥潭中脱颖而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发生变化,酒店品牌需要适应这些变化以保持吸引力,通过品牌重塑来提升其市场认知度和消费者的偏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