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投资报记者获悉,前不久,全国股转公司就2023年年报存在的疑点,向新三板创新层川企四川赛狄(872496)和德博尔(834432)发出问询函,并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复。
近日,四川赛狄就经营业绩、存货和对外投资等问题,德博尔就关联交易、销售模式和毛利率等问题作出了回复。
四川赛狄
提前布局人工智能业务
针对经营业绩的问询,四川赛狄回复称,公司产品使用的芯片甲材料平均采购单价从2021年的913.82元/片上升至2023年的3636.27元/片,涨幅高达298%;芯片乙材料平均采购单价从2021年的3134.78元/片上升至 2023 年的5175.46 元/片,涨幅为65%。随着国产元器件的逐渐成熟和产能的提高,部分国产和进口元器件的价格有所回落,预计公司毛利率下降的趋势将有所缓解。
四川赛狄表示,由于公司研发的“图像存储及接口类”多个型号的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使其销售收入大幅增加,而且其量产时间将持续5—8年,相关收入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针对存货方面的问询,四川赛狄回复称,在一般情况下,单板生产周期需要40天左右,整机生产周期需要120天左右,使原材料采购批量较大,部分原材料入库后尚未转入生产流程,导致原材料期末余额较大。2023年末,公司未执行的在手订单和合同金额合计 2.07 亿元,使公司产品余额增加较多。
针对对外投资问题,四川赛狄回复称,一方面,从2020年以来,公司陆续接到多项关于人工智能方向的项目需求,通过市场端了解到,装备智能化是未来军品市场的主旋律,公司需要提前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布局人工智能业务;另一方面,公司有规划在适当的时候进入民品市场,因此于2021年设立了四川迪晟新达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赛狄表示,由于军事装备智能化方面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整体需求不足,因此子公司的业务以铁道智能化产品为主,目前,该产品已经定型,并有望在2024年实现批量化生产,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四川赛狄表示,公司拟采取如下措施扭亏为盈:依靠母公司的市场资源,积极寻求军品方面的智能化设备需求;以铁路智能化装备为首批产品,打开民品市场,积极开拓民品领域智能化;继续深研民品及军品智能化装备技术。
四川赛狄表示,随着公司对SMT业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对产品质量的管控需求,迫使公司亟需建立自主受控的SMT 生产线,而鉴于SMT行业环评获取难度较大,自建产线耗时较长,前期投资较大等因素,公司于2023年8月,对成都嘉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控股后更名为“成都富华鑫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投资控股。
德博尔
多重因素导致毛利率波动
对于关联交易问题,德博尔回复称,近三个会计年度内,公司主要向广汉鸿源达商贸有限公司、广汉市鑫述农副产品经营部、广汉市鑫叶农副产品经营部以及广汉市鑫钰农副产品经营部等关联企业采购猪胰脏等猪副产品用于公司生产。公司将与其开展的交易视同关联交易披露其信息。
德博尔表示,四川仙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公司实控人配偶实际控制的企业,为公司的关联方。近三个会计年度内,公司以市场价向其采购猪胰脏等猪副产品用于公司生产,视同关联交易披露其信息。
德博尔认为,公司与上述关联方的交易属于正常的商业交易行为,定价遵照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交易价格参考市场价格协商确定,与其他非关联供应商同类产品采购价格无明显偏差,同时严格按采购制度及流程支付款项。
对于销售模式问题,德博尔回复称,公司销售产品采用直销和经销两种模式,在定价政策上没有太大区别,采取以成本加成为主的产品定价策略,以成本加合理利润水平作为目标价格,根据不同产品及规格双方协商定价。
对于毛利率问题,德博尔回复称,近三个会计年度内,猪胰脏价格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相应地,胰酶、胰激肽原酶、糜胰蛋白酶等以猪胰脏为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单位材料成本也逐年降低;而胃蛋白酶2023年的毛利率较2022年有所下降,主要是胃蛋白酶的主要原材料猪肚膜在2023年的价格有所上涨。
德博尔表示,公司高毛利酶类产品胰激肽原酶和糜胰蛋白酶的收入占比在2022年和2023年逐年提升。其中,胰激肽原酶的收入和占比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取得了胰激肽原酶日本客户的认证后,销售价格和销售规模均有所提升。同时,得益于印度客户对市场的拓展以及糜胰蛋白酶产品应用的开发,公司的产品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公司糜胰蛋白酶销量逐年提高。
德博尔同时称,近三个会计年度内,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波动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波动,以及不同类型和规格产品的销售结构变化所致。因此,公司在近三个会计年度内,不同销售模式的毛利率波动、主要单品的价格及毛利率波动具有合理性。